之善斗者,必先探敌情而后图之。凡师老粮绝,百姓愁怨,军令不习,器械不修,计不先设,外救不至,将吏刻剥,赏罚轻懈,营伍失次,战胜而骄,可以攻之。若用贤授能,粮食羡余,甲兵坚利,四邻和睦,大国应援,敌有此者,引而计之。
【译文】
善于斗战的人,必定先探明敌人的虚实然后图谋取胜。凡是军队疲劳粮食断绝,百姓愁怨军令不熟,兵器不用修整,计策没有预先制定,外援不能及时到达,将吏刻剥兵士,赏罚轻慢懈怠,军营纪律混乱,虽然打了胜仗也会骄傲自大,这时就可以进攻他了。如果能够任用贤能,粮草充足,兵器精良,四邻友好,大国救援,敌人有这样的条件,就应该去攻打他们。
【赏析】
这首诗是《孙子兵法》中著名的“攻篇”的第一段。《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兵书,也是世界军事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论述了战争的一般规律和原则,对后世的军事理论和实践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战术原则,如“知己知彼”、“因敌制胜”等,这些都是战争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同时,文章也强调了军队的训练、纪律、装备等方面的要求,这些对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