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着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

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

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

左眄澄江湘,右盻定羌胡。

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杜甫的《咏史八首》之一,全诗如下: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着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
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
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
左眄澄江湘,右盻定羌胡。
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注释:

  1.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弱冠即指二十刚出头的时候。
  2. 弄柔翰:指的是文人雅士挥毫泼墨,以文会友,展现才华。
  3. 卓荦:意为卓越出众。
  4. 着论:提出论点。
  5. 准:相当于“比照”。
  6. 作赋拟子虚:创作赋篇模仿《子虚赋》。子虚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辞赋家。
  7. 鸣镝:指战马发出的尖锐号角声。
  8. 羽檄(yǐ)飞京都:指朝廷下达的紧急公文迅速传到各州郡。
  9. 甲胄士:穿着铠甲的士兵。
  10. 东吴:三国时期的孙权建立的政权,这里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11. 铅刀:未经磨砺的刀,比喻才能未被充分施展的人。
  12. 梦想:幻想中的愿望或计划。
  13. 长揖:拱手行礼,表示礼貌。
  14. 澄江湘:清澈的长江与湘江汇合处,这里用来比喻胸怀广阔。
  15. 定羌胡:平定羌族和胡族叛乱。
  16. 功成不受爵:功绩显赫却不求封赏。
  17. 长揖归田庐:形容隐退后不追求名利,回到简陋的田园生活中去。

赏析:
此诗为杜甫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感慨之作。通过对比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行为,杜甫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与现实、权力与理想的思考。诗人以自己的视角来观察历史,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反映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精炼而富有力度,情感深沉且富有哲理。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自身情感的倾泻,传达了他对人生价值、社会现象和个人抱负的深层次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