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

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

出门无通路,枳棘塞中涂。

计策弃不收,块若枯池鱼。

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

亲戚还相蔑,朋友日夜疏。

苏秦北游说,李斯西上书。

俯仰生荣华,咄嗟复雕枯。

饮河期满腹,贵足不愿余。

巢林栖一枝,可为达士模。

诗的逐句释义与赏析

首四句: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

  • 诗句解释:笼子里的小鸟展翅高飞,但因四周有限制而无法自由飞翔。
  • 译文:笼中的鸟儿虽然振翅欲飞,却只能触及四面。
  • 注释:“习习”指轻柔或细微的动作,“笼中鸟”象征困厄之人。
  • 赏析:这四句通过比喻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对自由的渴望。

五到八句: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

  • 诗句解释:一个落魄的文士,孤独地守护着他的空房。
  • 译文:一个贫穷的读书人,孤单地守着一间简陋的屋舍。
  • 注释:“落落”指孤傲、落寞,“穷巷士”指贫困而学识渊博的人。
  • 赏析:通过对比展示诗人对现实的无力感及对理想的坚持。

九到十二句:出门无通路,枳棘塞中涂。

  • 诗句解释:外出时找不到出路,荆棘遍布的路径让人难以前行。
  • 译文:出门没有道路可走,到处都是荆棘。
  • 注释:“出门”即外出活动,“中涂”意指路上或途径。
  • 赏析:描绘了一个被社会环境所困的人物形象。

十三到十六句:计策弃不收,块若枯池鱼。

  • 诗句解释:虽有良策,但不被采纳,如同干瘪的鱼。
  • 译文:尽管策略很好,却没有被采纳,就像干涸池塘的鱼一样。
  • 注释:“计策”指计划和策略,“块若枯池鱼”形容无用武之地。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才华未被认可、理想难以实现的感慨。

十七到二十句: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

  • 诗句解释:对外看,没有一点点俸禄;对自己而言,家中也没有积蓄。
  • 译文:放眼望去,看不到任何好处;回头看看,家中也没有任何积蓄。
  • 注释:“外望”指外界的期望或机会,“斗储”指少量的粮食储存。
  • 赏析:揭示了诗人在现实社会中的困境与无奈。

二十一到二十二句:亲戚还相蔑,朋友日夜疏。

  • 诗句解释:即使亲属也不尊敬他,朋友更是疏远他。
  • 译文:即使是亲戚,也开始轻视他,连朋友们都离他而去。
  • 注释:“亲戚”指亲近的家人,“疏”表示疏远。
  • 赏析:反映了诗人孤立无援的处境。

二十三到二十四句:苏秦北游说,李斯西上书。

  • 诗句解释:苏秦游说诸侯,李斯向秦国进言。
  • 译文:苏秦到各国去劝说君主,李斯向秦国提出建议。
  • 注释:“苏秦”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李斯”秦始皇时期的丞相。
  • 赏析:通过历史人物的事迹来映衬诗人自身的遭遇。

二十五到二十八句:俯仰生荣华,咄嗟复雕枯。

  • 诗句解释:低头抬头间,一生享受荣华富贵;转眼间,又回到了贫瘠的境地。
  • 译文:无论是低头还是抬头,都能享受到荣华富贵,但转眼间一切都会恢复原状。
  • 注释:“俯仰”指上下、左右,“雕枯”指枯萎。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面对困境时的无奈。

二十九到三十四句:饮河期满腹,贵足不愿余。

  • 诗句解释:像饮水一样,喝足了就不想再喝;财富再多也不愿意浪费。
  • 译文:如同饮水止渴一般,一旦满足就不再继续饮用;即使财富再充足,也不愿意浪费。
  • 注释:“满腹”指吃饱了肚子,“余”表示多余的东西。
  • 赏析:反映了诗人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

三十五到四十三句:巢林栖一枝,可为达士模。

  • 诗句解释:隐居山林,以一枝为栖息之所;这样的人值得效仿作为楷模。
  • 译文:隐居于山林之中,只住一根树枝,这样的生活可以成为贤人的典范。
  • 注释:“巢林”指隐居山林,“可为”意为可以作为……的榜样。
  • 赏析:强调了隐逸生活的重要性及其在道德修养上的价值。

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自身境遇的描写,展现了其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通过对比展示出诗人虽身处困境但仍保持着高洁品格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中的历史典故如“苏秦”、“李斯”,进一步突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看法,以及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和坚持。整体上,此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内心世界,同时也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社会观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