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曾祖父宗,以孝行称,仕吴司马。祖父揖,元康中为庐陵太守。宗葬武昌新阳县,子孙家焉,遂为县人也。
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闺门孝友,人无能间,乡闾称之。冲默有远量,弱冠俦类咸敬之。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常叹君温雅平旷,自以为不及。逊从弟立,亦有才志,与君同时齐誉,每推服焉。由是名冠州里,声流京邑。
太尉颍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陕之重,镇武昌,并领江州,辟君部庐陵从事。下郡还,亮引见,问风俗得失。对曰:“嘉不知,还传当问从吏。”亮以麈尾掩口而笑。诸从事既去,唤弟翼语之曰:“孟嘉故是盛德人也。”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旬有馀日,更版为劝学从事。时亮崇修学校,高选儒官,以君望实,故应尚德之举。
诗句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曾祖父宗,以孝行称,仕吴司马。祖父揖,元康中为庐陵太守。宗葬武昌新阳县,子孙家焉,遂为县人也。
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
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闺门孝友,人无能间,乡闾称之。
冲默有远量,弱冠俦类咸敬之。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常叹君温雅平旷,自以为不及。逊从弟立,亦有才志,与君同时齐誉,每推服焉。由是名冠州里,声流京邑。
太尉颍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陕之重,镇武昌,并领江州,辟君部庐陵从事。下郡还,亮引见,问风俗得失。对曰:“嘉不知,还传当问从吏。”亮以麈尾掩口而笑。诸从事既去,唤弟翼语之曰:“孟嘉故是盛德人也。”
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旬有馀日,更版为劝学从事。
时亮崇修学校,高选儒官,以君望实,故应尚德之举。
译文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孟府君名叫孟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他的曾祖父名为宗,因孝顺行为著称,曾任吴国司马。祖父名叫揖,元康年间任庐陵太守。宗死后葬于武昌新阳县,因此孟府君也成为当地居民。父亲去世后,孟府君抚养母亲和两个弟弟。他娶了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的第十个女儿,家中以孝悌友爱闻名,没有人能挑拨离间他们的关系。乡亲们都称赞他。他性格内向沉默,有远大的气度,二十多岁时就已经受到人们敬重。他的朋友郭逊,因为廉洁正直的名声而出名,当时住在孟府君的旁边。郭逊常常感叹孟府君温文尔雅平和旷达,自己自愧不如。郭逊的侄子郭立也有才能和志向,和孟府君同时获得声誉,每次都会佩服他。因此他的名声在州里名列前茅,名声传播到了京城。
太尉颍川的庾亮,作为皇帝的舅舅,享有很高的声望。他兼任武昌的重任,并且兼任江南州刺史,征召孟府君担任庐陵从事。返回后,庾亮召见他询问地方的情况。孟府君回答说:“我不太懂,应该让我回去询问当地的官员。”庾亮用手杖遮住嘴笑了。其他官员离去后,叫过他的弟弟孟翼对他说:“孟嘉真是一个德行高尚的人啊!”孟府君出门后辞去官职,直接回家。他的老母亲在家中,他和兄弟们一起快乐地生活,和谐美满。十多天后,他又被调去做劝学从事。这时庾亮正在大力建设学校,选拔了很多儒雅的官员,因为孟府君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所以他应征参加这个考试。
注释
- 【江夏鄂】江夏郡(今湖北省鄂州市)是古时的地名。
- 【曾祖父宗】曾祖父指的是孟府君的父亲的父亲。
- 【以孝行称】以孝道行为著称。
- 【弱冠俦类咸敬之】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加冠,表示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