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诏曰:“古者诸侯朝聘,所以敦睦亲亲协和万国也。先帝着令,不欲使诸王在京都者,谓幼主在位,母后摄政,防微以渐,关诸盛衰也。朕惟不见诸王十有二载,悠悠之怀,能不兴思!其令诸王及宗室公侯各将适子一人朝。后有少主、母后在宫者,自如先帝令,申明着于令。”冬十一月乙酉,月犯轩辕大星。戊戌晦,日有蚀之。十二月甲辰,月犯镇星。戊午,太尉华歆薨。

六年春二月,诏曰:“古之帝王,封建诸侯,所以藩屏王室也。诗不云乎,‘怀德维宁,宗子维城’。秦、汉继周,或强或弱,俱失厥中。大魏创业,诸王开国,随时之宜,未有定制,非所以永为后法也。其改封诸侯王,皆以郡为国。”三月癸酉,行东巡,所过存问高年□寡孤独,赐谷帛。乙亥,月犯轩辕大星。夏四月壬寅,行幸许昌宫。甲子,初进新果于庙。五月,皇子殷薨,追封谥安平哀王。秋七月,以韂尉董昭为司徒。

诗一:

八月诏文初传时,
诸侯朝聘为敦睦。
古法防微渐成规,
先帝遗令永作则。

诗二:

月犯轩辕大星示,
预示盛衰需谨记。
皇子薨逝哀痛深,
追封谥号表哀思。

诗三:

改封诸侯定制度,
郡国为国显王德。
新果进庙昭圣德,
礼乐兴邦庆太平。

赏析:

这首诗是《三国志·魏书·明帝纪》中的节选,通过简练的诗句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明帝曹叡在位期间的政策、决策及其对国家治理的影响。从“八月诏文初传时”到“改封诸侯定制度”,反映了明帝时期的政治改革和文化复兴。同时,诗歌也体现了明帝对教育和礼仪的重视,如“新果进庙昭圣德”,“礼乐兴邦庆太平”。此外,诗中的天文现象和历史事件相互映衬,增加了文学性和历史的厚重感。整体而言,此诗不仅记录了历史事实,更通过诗歌的形式传达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文化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