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所问。冲仁爱识达,皆此类也。凡应罪戳,而为冲微所辩理,赖以济宥者,前后数十。太祖数对群臣称述,有欲传后意。
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亲为请命。及亡,哀甚。文帝宽喻太祖,太祖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言则流涕,为聘甄氏亡女与合葬,赠骑都尉印绶,命宛侯据子琮奉冲后。二十二年,封琮为邓侯。黄初二年,追赠谥冲曰邓哀候,又追加号为公。三年,进琮爵,徙封冠军公。四年,徙封己氏公。太和五年,加冲号曰邓哀王。
景初元年,琮坐于中尚方作禁物,削户三百,贬爵为都乡侯。三年,复为己氏公。正始七年,转封平阳公。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井前千九百户。
彭城王据,建安十年封范阳侯。二十二年,徙封宛侯。黄初二年,进爵为公。三年,为章陵王,其年徙封义阳。文帝以南方下湿,又以环太妃彭城人,徙封彭城。又徙封济阴。五年,诏曰:“先王建国,随时而制。汉祖增秦所置郡,至光武以天下损耗,并省郡县。以今比之,益不及焉。其改封诸王,皆为县王。”据改封定陶县。太和六年,改封诸王,皆以郡为国,据复封彭城。景初元年,据坐私遣人诣中尚方作禁物,削县二千户。三年复所削户邑。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四千六百户。
《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是陈寿所著的史书,主要记载了三国时期魏国的历史和部分诸侯王的生平事迹。以下是对《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的逐句翻译:
诗句:“凡应罪戳,而为冲微所辩理,赖以济宥者,前后数十。”
译文:凡是应被惩处的罪行,都被邓冲微妙地辩护,使得他得以宽免的人,前后有几十个。注释:这里的“罪戳”指的是应受惩处的罪行,而“微”则表示微妙,指邓冲在处理这些事情时展现出的巧妙和智慧。
赏析:这句话体现了邓冲在政治上的才能和影响力,他能巧妙地为他人开脱罪名,显示出他在处理政治问题上的高超技巧和仁慈之心。
诗句:“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亲为请命”。
译文:邓冲十三岁时,建安十三年患病,太祖亲自为其请求病假。注释:在这里,“建安十三年”是指东汉末年的建安十三年,当时曹操已经建立了魏国,并且正在积极扩展领土。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邓冲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以及他得到曹操特别关照的事实。
诗句:“及亡,哀甚”。
译文:邓冲去世后,文帝感到非常悲痛。注释:文帝是曹丕,他是曹操的儿子,也是曹魏的开国皇帝。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文帝对邓冲逝世时的悲痛之情,显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诗句:“文帝宽喻太祖”, “太祖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言则流涕,为聘甄氏亡女与合葬,赠骑都尉印绶,命宛侯据子琮奉冲后”。
译文:文帝宽慰太祖道:“这是你们的不幸,而你们是我的幸运。”太祖流泪说道,并聘请甄氏亡女与邓冲合葬,还赠给子琮骑都尉印绶和宛侯的印绶,命令宛侯之子子琮继承父亲的遗志。注释:“太祖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指的是邓冲去世对曹操来说是不幸的,但对曹操的儿子们来说却是幸运的。
赏析:这反映了曹操作为父亲对儿子们的深厚情感和期望,同时也展示了邓冲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
《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不仅是一部历史文献,更是一部充满情感和人性光辉的作品。它通过对人物的描绘和事件的叙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政治、文化和社会风貌,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性、权力和文化传统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