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大鸿胪。龟兹王遣侍子来朝,朝廷嘉其远至,褒赏其王甚厚。余国各遣子来朝,间使连属,林恐所遗或非真的。权取疏属贾胡,因通使命,利得印绶。而道路护送,所损滋多。劳所养之民,资无益之事,为夷狄所笑,此囊时之所患也。乃移书炖煌喻指,并录前世待遇诸国丰约故事,使有恒常。明帝即位,赐爵关内侯,转光禄勋、司隶校尉。

属郡皆罢非法除过员吏。林为政推诚,简存大体,是以去后每辄见思。

散骑常侍刘劭作《考课论》,制下百僚。林议曰:“案《周官》考课,其文备矣,自康王以下,遂以陵迟。此即考课之法存乎其人也。及汉之季其失岂在乎佐吏之职不密哉?方今军旅,或猥或卒,备之以科条。申之以内外,增减无常,固难一矣。且万目不张举其纲,众毛不整振其领。皋陶仕虞,伊尹臣殷,不仁者远。五帝三王未必如一,而各以治乱。《易》曰:”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太祖随宜设辟,以遗来今,不患不法古也。以为今之制度,不为疏阔,惟在守一勿失而已。若朝臣能任仲山甫之重,式是百辟,则孰敢不肃?“

解析:

诗句翻译:

  1. 迁大鸿胪:提升为高级官职。
  2. 龟兹王遣侍子来朝:来自龟兹国的王子来到汉朝朝见。
  3. 朝廷嘉其远至:对这种远方的访问表示赞赏。
  4. 褒赏其王甚厚:给国王以丰厚的奖赏。
  5. 余国各遣子来朝:其他诸侯国也派遣自己的儿子前来朝拜汉朝。
  6. 间使连属:中间使者频繁地来往。
  7. 林恐所遗或非真的:韩林担心送来的礼物可能不是真实的。
  8. 权取疏属贾胡:利用关系较远的商人和匈奴人。
  9. 因通使命,利得印绶:借此与汉朝通好,从而得到了印章和官服。
  10. 而道路护送,所损滋多:在护送的过程中损失了很多财物。
  11. 劳所养之民,资无益之事:耗费了百姓的劳动却没有什么收益。
  12. 为夷狄所笑,此囊时之所患也:这种行为受到了外族的嘲笑,这是国家当时最大的问题。
  13. 乃移书敦煌喻指:于是写信给敦煌,明确指示。
  14. 并录前世待遇诸国丰约故事:收录以前对待不同国家的宽严政策。
  15. 明帝即位,赐爵关内侯,转光禄勋、司隶校尉:汉章帝即位后封爵为关内侯,后晋升为光禄勋和司隶校尉。
  16. 属郡皆罢非法除过员吏:撤销了一些不合法规的官员。
  17. 林为政推诚,简存大体:韩林为政诚实,注重基本道理。
  18. 是以去后每辄见思:因此离任之后总是让人思念。

译文:

韩林升迁为大鸿胪,龟兹王派遣王子前来朝见,皇上赞扬他的远道而来并对国王给予重赏。其他国家也派遣自己的子来朝。韩林担心送来的礼物可能有假,便采取谨慎态度,只让与汉朝有联系的贾胡和匈奴人作为使者,以此保证往来通畅,但这样做也导致许多财物的损失。他为国家劳累百姓,做了许多无用的事,被外族笑话,这是国家当时面临的最大问题。于是他给敦煌写信,明确了处理方式,并记录了以前对待各国宽松或严格的案例。后来汉章帝即位后,封韩林为关内侯,后升至光禄勋和司隶校尉。韩林为政诚实,注重基本道理,因此离职后总是让人思念。

注释:

  • 迁大鸿胪:大鸿胪是汉代掌管接待宾客的官职。
  • 龟兹王遣侍子来朝:指龟兹国的王子派来了随从者。
  • 朝廷嘉其远至:朝廷对此事表示赞扬,因为这是远道来访。
  • 褒赏其王甚厚:对国王给予厚重的赏赐。
  • 余国各遣子来朝:其他国家也各自派遣子来朝。
  • 间使连属:中间的使者频繁往来。
  • 林恐所遗或非真的:韩林担心送来的礼物可能是伪造的。
  • 权取疏属贾胡:利用与汉朝关系较远的商人和匈奴人。
  • 因通使命,利得印绶:通过外交手段得到印章和官服。
  • 所损滋多:在此过程中损失了很多东西。
  • 劳所养之民,资无益之事:耗费了百姓的劳动却没什么收益。
  • 为夷狄所笑,此囊时之所患也:这种做法被外族嘲笑,是国家当时最大的问题。
  • 乃移书敦煌喻指:于是写信给敦煌,明确指示。
  • 并录前世待遇诸国丰约故事:收录以前对待各国宽严政策的案例。
  • 明帝即位,赐爵关内侯,转光禄勋、司隶校尉:汉章帝即位后封爵为关内侯,后晋升为光禄勋和司隶校尉。
  • 属郡皆罢非法除过员吏:撤销了一些不合法规的官员。
  • 林为政推诚,简存大体:韩林为政诚实,注重基本道理。
  • 是以去后每辄见思:因此离任之后总是让人思念。

赏析:

这段文章描绘的是韩林的政治生涯及其对外交政策的调整过程。韩林在担任大鸿胪期间,面对来自不同国家的王子和使者,他展现出了务实的态度和审慎的处理策略。他意识到仅仅依靠礼物和使者是不够的,需要通过正式的外交渠道来保持与这些国家的稳定和友好关系。这种策略不仅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也维护了汉朝的形象和尊严。此外,韩林在任期间还强调了诚信和原则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真诚和正直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