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出为沛国相,迁兖州刺史。太祖次摩陂,叹其军陈齐整,特加赏赐。文帝践阼,人为散骑常侍。出为魏郡、颖川典农中郎将,奏通贡举,比之郡国,由是农官进仕路泰。
迁荆州刺史,赐爵关内侯。明帝即位,入为尚书。出为河南尹,转太尉军师、大司农,封清阳亭侯,邑二百户。入为尚书令,奏正分职,料简名实,出事使断官府者百五十余条。丧父去官,拜光禄大夫。正始五年薨,追赠太常,谥曰贞侯。子秀嗣。遗令俭葬,墓中惟置一坐,瓦器数枚,其余一无所设。秀,咸熙中为尚书仆射。
评曰:和洽清和干理,常林素业纯固,杨俊人伦行义,杜袭温粹识统,赵俨则毅有度,裴潜平恒贞干,皆一世之美士也。至林能不系心于三司,以大夫告老,美矣哉!
诗句及译文
潜出为沛国相,迁兖州刺史。
- 注释: 潜出仕任沛国的相(相当于现在的郡守)。随后升任兖州刺史。
太祖次摩陂,叹其军陈齐整,特加赏赐。
- 注释: 曹操驻军于摩陂(今河北保定),对潜的军容整齐表示赞赏并给予特别赏赐。
文帝践阼,人为散骑常侍。
- 注释: 曹丕即位后,潜被任命为散骑常侍。
出为魏郡、颖川典农中郎将,奏通贡举,比之郡国,由是农官进仕路泰。
- 注释: 离开职位后担任魏郡、颖川典农中郎将,上疏提倡贡举制度,将其与各郡国相比,从而使农民官员的仕途更加通畅。
迁荆州刺史,赐爵关内侯。
- 注释: 后来调任荆州刺史,被封为关内侯。
明帝即位,入为尚书。出为河南尹,转太尉军师、大司农,封清阳亭侯,邑二百户。
- 注释: 明帝即位后,潜返回朝廷担任尚书。之后外放为河南尹,后又转任太尉军师、大司农,最终被封为清阳亭侯,食邑二百户。
入为尚书令,奏正分职,料简名实,出事使断官府者百五十余条。
- 注释: 进入尚书省任令,他提出纠正官职分配问题,审核官员名单,处理了官府中的百余起事务。
丧父去官,拜光禄大夫。正始五年薨,追赠太常,谥曰贞侯。子秀嗣。遗令俭葬,墓中惟置一坐,瓦器数枚,其余一无所设。秀,咸熙中为尚书仆射。
- 注释: 因父亲去世辞去官职,被追封为光禄大夫。在正始五年去世,追赠为太常,谥号为贞侯。他的儿子秀继承了他的职务,他在遗嘱中要求节俭安葬,墓中只放了一个座位和几件瓦器,其余什么都不要。秀在咸熙年间担任过尚书仆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和洽一生的经历和成就,从初入官场、升迁、再到高位退休,以及他对政治的贡献、个人品德的赞誉等。诗中通过具体的例子和行动展示了和洽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格,体现了古代文人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