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拜少府,出为荆州刺史,迁冀州牧。太傅司马宣王谓礼曰:“今清河、平原争界八年,更二刺史,摩能决之。虞、芮待文王而了,宜善令分明。”礼曰:“讼者据墟墓为验,听者以先老为正,而老者不可加以榎楚,又墟墓或迁就高敞。或徙避仇讐。如今所闻,虽皋陶犹将为难。若欲使必也无讼,当以烈祖初封平原时图决之。何必推古问故,以益辞讼?昔成王以桐叶戏叔虞,周公便以封之。今图藏在天府,便可于坐上断也,岂待到州乎?”宣王曰:“是也。当别下图。”礼到,案图宜属平原。而曹爽信清河言,下书云:“图不可用,当参异同。”礼上疏曰:“管仲霸者之佐,其器又小,犹能夺伯氏骈邑,使没齿无怨言。臣受牧伯之任,奉圣朝明图,验地着之界,界实以王翁河为限;而鄃以马丹候为验,诈以鸣犊河为界。假虚讼诉,疑误台阁。窃闻众口铄金,浮石沉木,三人成市虎,慈母投其杼。今二郡争界八年,一朝决之者,缘有解书图画,可得寻案擿校也。平原在两河。向东上,其间有爵提,爵堤在高唐西南,所争地在高唐西北,相去二十余里,可谓长叹息流涕者也。案解与图奏而鄃不受诏。此臣软弱不胜其任,臣亦何颜尸禄素餐。”辄束带着履,驾车待放。爽见礼奏,大怒。劾礼怨望,结刑五岁。在家期年,众人多以为言,除城门校尉。
诗句:征拜少府,出为荆州刺史,迁冀州牧。
译文:韩暨被征召任命为少府,之后出任荆州刺史,后来升任冀州牧。
注释:此句出自《三国志·魏书·韩崔高孙王传》,是韩暨一生的简要概述。韩暨,字公至,南阳堵阳(今河南方城)人,是三国时期魏国的重要政治家、军事家。他的一生经历了由少府到荆州刺史再到冀州牧的转变,这反映了他在魏国中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逐渐上升的过程。
赏析:韩暨的一生充满了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他早年以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在魏国政府中崭露头角,随后更是因政绩显著而受到皇帝的信任和重用。他的政治生涯不仅反映了个人才能的发展,也体现了当时国家治理的复杂性和挑战性。通过这段经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古代政治家如何在变幻莫测的政治舞台上把握机遇,不断进取,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