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吴将陆逊向庐江,论者以为宜速赴之。宠曰:“庐江虽小,将劲兵精,守则经时。又贼舍船二百里来,后尾空县,尚欲诱致。今宜听其遂进,但恐走不可及耳。”

整军趋杨宜口。贼闻大兵东下,即夜遁。时权岁有来计。青龙元年,宠上疏,曰:“合肥城南临江湖,北远寿春,贼攻围之,得据水为势;官兵救之,当先破贼大辈,然后围乃得解。贼往甚易,而兵往救之甚难,宜移城内之兵,其西三十里,有奇险可依,更立城以固守,此为引贼平地而掎其归路,于计为便。”护军将军蒋济议以为:“既示天下以弱,且望贼烟火而坏城,此为未攻而自拔。一至于此,劫略无限,必以淮北为守。”

帝未许。宠重表曰:“孙子言,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以弱不能,骄之以利,示之以慑。此为形实不必相应也。又曰‘善动敌者形之’。今贼未至而移城却内,此所谓形而诱之也。引贼远水,择利而动,举得于外,则福生于内矣。”尚书赵咨以宠策为长,诏遂报听。

诗句

  1. 明年,吴将陆逊向庐江,论者以为宜速赴之。宠曰:“庐江虽小,将劲兵精,守则经时。又贼舍船二百里来,后尾空县,尚欲诱致。今宜听其遂进,但恐走不可及耳。”
  • 注释:明年,即指下一年。“吴将陆逊”,指的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将领陆逊。“论者”指那些议论的人。“宜速赴之”意思是应该迅速前往。“庐江”是今天的安徽省合肥市的一部分。“将劲兵精”意即军队精锐。“守则经时”意即守住这个地方需要很长时间。“舍船二百里”形容敌人距离较远。“后尾空县”意即敌人的后方空虚而缺乏兵力。“诱致”意为引诱敌人深入。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宠认为虽然敌人力量强大,但只要坚守庐江,利用地形和兵力优势可以拖延敌人,不必急于出战。同时,他提醒皇帝不要因为舆论的压力而轻易出兵,以免陷入被动。
  1. 整军趋杨宜口。贼闻大兵东下,即夜遁。
  • 注释:整军,整顿部队。“趋杨宜口”意指快速进军到杨宜口这个地方。“贼”指敌军。“闻大兵东下”意即听说东面来了大批的军队。“乃夜遁”意即在夜间逃跑。
  • 赏析:这里描绘了战争开始后的情况。宠建议立即进攻,并描述了敌军在听到大军来袭后选择撤退的情形。
  1. 护军将军蒋济议以为:“既示天下以弱,且望贼烟火而坏城,此为未攻而自拔。一至于此,劫略无限,必以淮北为守。”
  • 注释:护军将军蒋济认为这样做是在给敌人展示自己的弱态,希望敌人看到自己的城池被破坏后自行撤离。这样的做法会引发无尽的劫掠行为,最终可能导致防守方无法抵挡住对方的攻击。
  • 赏析:蒋济的观点反映了一种军事防御策略,即通过显示自己弱点的方式来削弱敌人信心,从而避免直接的正面冲突。然而,这种策略可能带来更大的风险,因为它可能会使敌人更加自信和大胆地发起攻击。
  1. 帝未许。宠重表曰:“孙子言,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以弱不能,骄之以利,示之以慑。此为形实不必相应也。又曰‘善动敌者形之’。今贼未至而移城却内,此所谓形而诱之也。引贼远水,择利而动,举得于外,则福生于内矣。”
  • 注释:皇帝没有同意宠的建议。“重表”意即再次上表。“孙子”指的是春秋时期的军事理论家孙武。“兵者,诡道也”意即军事行动是一种诡诈的行为。“示之以弱不能”意为通过假装软弱无力来欺骗敌人。“骄之以利”意即用利益来诱惑敌人。“示之以慑”意即用恐吓手段让敌人感到害怕。“形实不必相应”意即实际的情况和假象不一定是一致的。“善动敌者形之”意即善于调动敌人的人会制造假象来迷惑敌人。“引贼远水”意即引诱敌人远离水源。“择利而动”意即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行动。“举得于外”意即从外部获得好处。“则福生于内矣”意即这样做会带来内部的好处。
  • 赏析:这段文字是对宠提出的战略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强调了通过制造假象来迷惑敌人的重要性,以及这种做法可能带来的内部利益。同时,这段话也体现了宠对战争策略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