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王问招:“昔袁公言受天子之命,假我为单于。今曹公复言当更白天子,假我真单于;辽东复持印绶来。如此,谁当为正?”招答曰:“昔袁公承制,得有所拜假;中间违错,天子命曹公代之,言当白天子,更假真单于,是也。辽东下郡,何得擅称拜假也?”忠曰:“我辽东在沧海之东,拥兵百万,又有扶余、(氵岁)貊之用。当今之势,强者为右,曹操独问得为是也?”招呵忠曰:“曹公允恭明哲,冀戴天子,伐叛柔服,宁静四海,汝君臣顽嚣,今恃险远,背违王命,欲擅拜假,侮弄神器,方当屠戮,何敢慢易咎毁大人?”便促忠头顿筑,拔刀欲斩之。峭王惊怖,徒跣抱招,以救请忠,左右失色。

招乃还坐,为峭王等说成败之效,祸福所归。皆下席跪伏,敬受敕教,便辞辽东之使,罢所严骑。

诗句翻译与注释:

昔袁公言受天子之命,假我为单于。今曹公复言当更白天子,假我真单于;辽东复持印绶来。如此,谁当为正?    
  • 注释: 昔日袁绍声称接受了天子的命令(任命),赋予我(某人)单于的称号。现在曹丕又声称要重新承认天子,赋予真正的单于称号,并且是我自己亲自前来(持印绶)。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到底谁是正道?
招答曰:“昔袁公承制,得有所拜假;中间违错,天子命曹公代之,言当白天子,更假真单于,是也。辽东下郡,何得擅称拜假也?”    
  • 注释: 袁术曾接受皇帝的授权(任命),有权进行授封(拜假)。但是后来他犯了错误,天子命令曹丕代替他行使职权,说现在是应该承认天子的地位,重新授予真正的单于头衔。辽东这个下属地区怎么可以擅自宣称拥有这样的权力呢?
忠曰:“我辽东在沧海之东,拥兵百万,又有扶余、(氵岁)貊之用。当今之势,强者为右,曹操独问得为是也?”    
  • 注释: 我(某人)是辽东地区的统帅,我们的军队有百万之众,并且我们还有扶余族和秽貊族的支持。当前的局面是力量最强的人处于有利位置,曹操是唯一能够成为正统的人。
招呵忠曰:“曹公允恭明哲,冀戴天子,伐叛柔服,宁静四海,汝君臣顽嚣,今恃险远,背违王命,欲擅拜假,侮弄神器,方当屠戮,何敢慢易咎毁大人?”便促忠头顿筑,拔刀欲斩之。    
  • 注释: 袁术呵斥忠诚的将领(某人):曹公宽厚恭敬明智,希望辅佐天子,讨伐叛乱,安抚四方,使天下恢复和平。然而你和你的一些大臣愚昧而傲慢,现在你们仗恃地理险要,违背王命,想要擅自接受封号,侮辱神圣的国器,将要遭受杀戮,怎敢不敬顺地破坏我的大事计划?于是立刻促使忠诚的将领(某人)将头撞击墙壁,抽出佩刀准备将他斩首。
峭王惊怖,徒跣抱招,以救请忠,左右失色。    
  • 注释: 峭王惊恐至极,赤足抱住袁术(某人),请求宽恕忠诚的将领(某人),使得周围的人都吓得脸色苍白。
招乃还坐,为峭王等说成败之效,祸福所归。皆下席跪伏,敬受敕教,便辞辽东之使,罢所严骑。    
  • 注释: 袁术随后回到了座位上,向峭王等人解释形势的成败及其后果。他们都下席跪倒,恭敬地接受指示,立即辞去了辽东使者,停止了自己的军队(严骑)。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曹操与袁术之间的政治斗争,展示了当时复杂的局势和人物的心理变化。从曹操的角度出发,他被视为正义的化身,致力于维护中央集权和统一;而袁术则被描绘成一位自负且有野心的人物,试图通过篡位和自称单于来巩固自己的地位。诗中的对话反映了双方对于权力和合法性的不同看法,以及他们在面对对方威胁时的紧张关系。同时,诗歌也展示了忠诚将领(某人)的坚定立场以及对朝廷的忠诚。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传达了对权力、忠诚和道德判断的思考,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历史的多变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