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内有异志,因邓艾承制专事,密白艾有反状。于是诏书槛车征艾。司马文王惧艾或不从命,敕会并进军成都,监军卫瓘在会前行,以文王手笔令宣喻艾军,艾军皆释仗,遂收艾入槛车。会所惮惟艾,艾既擒而会寻至,独统大众,威震西土。自谓功名盖世,不可复为人下,加猛将锐率皆在己手,遂谋反。欲使姜维等皆将蜀兵出斜谷,会自将大众随其后。既至长安,令骑士从陆道,步兵从水道顺流浮渭入河,以为五日可到孟津,与骑会洛阳,一旦天下可定也。会得文王书云:“恐邓艾或不就征,今遣中护军贾充将步骑万人径入斜谷,屯乐城,吾自将十万屯长安,相见在近。”会得书惊,呼所亲语之曰:“但取邓艾,相国知我能独办之。今来大重,必觉我异矣。便当速发。事成。可得天下。不成,退保蜀汉,不失作刘备也。我自淮南以来,画无遗策,四海所共知也。我欲持此安归乎!”会以五年正月十五日至,其明日,悉请护军、郡守、牙门骑督以上及蜀之故宫,为太后发丧于蜀朝堂。矫太后遗诏,使会起兵废文王,“皆班示坐上人,使下议讫,书版署置,更使所亲信代领诸军。所请群官,悉闭着益州诸曹屋中,城门宫门皆闭,严兵围守。会帐下督丘建本届胡烈,烈荐之文王,会请以自随,任爱之。建愍烈独坐,启会,使听内一亲兵出取饮食,诸牙门随例各纳—人。烈绐语亲兵及疏与其子曰:”丘建密说消息,会已作大坑,白棓数千,欲悉呼外兵入,人赐白?焰?,拜为散将,以次棓杀坑中。“诸牙门亲兵亦咸说此语,一夜传相告,皆遍。或渭会:”可尽杀牙门骑督以上。“会犹豫未决。十八日日中,烈军兵与烈儿擂鼓出门,诸军兵不期皆鼓噪出,曾无督促之者,而争先赴城。时方给与姜维铠杖,白外有匈匈声,似失火,有顷,白兵走向城。会惊。谓维曰:”兵来似欲作恶,当云何?“维曰:”但当击之耳。“会遣兵悉杀所闭诸牙门、郡守,内人共举机以柱门,兵斫门,不能破。斯须,门外倚梯登城,或烧城屋,蚁附乱进,矢下如雨,牙门、郡守各缘屋出,与其卒兵相得。姜维率会左右战,手杀五六人,众既格斩维,争赴杀会。会时年四十,将士死者数百人。
诗句原文:
会内异志,因邓艾承制专事,密白艾有反状。于是诏书槛车征艾。司马文王惧艾或不从命,敕会并进军成都,监军卫瓘在会前行,以文王手笔令宣喻艾军,艾军皆释仗,遂收艾入槛车。
译文:
内部有人心怀异志,由于邓艾擅自专断国政,因此向朝廷报告他谋反的迹象。于是朝廷下诏用囚车载着邓艾回京问斩。司马昭害怕邓艾不听从朝廷命令,就命令钟会和郭淮一起率大军进军成都,监军卫瓘先行一步,用司马昭亲笔的诏书向邓艾的军队宣告。这时邓艾的军队都放下武器,然后被收押到囚车上。
注释:
- 会内:指内部的人。
- 邓艾:三国时期魏国将领。
- 司马文王:即司马昭,司马懿的孙子,曹魏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
- 蜀汉:三国之一,由刘备建立,后为曹魏所灭。
- 姜维: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
- 关中:指长安附近的地区,古代称陕西一带为关中。
- 槛车:一种囚笼式的囚车,通常用于囚禁囚犯。
- 监军:监督军队的高级将领。
- 郭淮:三国时期魏国将领,与钟会一起参与对蜀汉的战争。
- 孟津: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孟县西,黄河渡口。
- 洛河: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
- 相国:古代对宰相的尊称。
- 淮南:古地名,位于今安徽省寿县。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钟会在内部有人心怀异志的情况下,因为邓艾擅权而被迫行动,最终导致钟会和郭淮一起进军成都,最终钟会被擒获的事件。诗中通过紧张的局势描写和人物心理活动,展示了钟会等人对权力的追求以及最终的失败,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斗争和混乱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