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康初,又各遣使献马。文帝立素利、弥加为归义王。素利与比能更相攻击。太和二年,素利死。子小,以弟成律归为王,代摄其众。
《书》称: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其九服之制,可得而言也。然荒域之外,重译而至,非足迹车轨所及,未有知其国俗殊方者也。自虞暨周,西戎有白环之献,东夷有肃慎之贡,皆旷世而至,其遐远也如此。及汉氏遣张骞使西域,穷河源,经历诸园,遂置都护以总领之,然后西域之事具存,故汉宫得详载焉。魏兴,西域虽不能尽至,其大国龟兹、于寘、康居、乌孙、疏勒、月氏、鄯善、车师之属。无岁不奉朝贡,略如汉氏故事。而公孙渊仍父祖三世有辽东,天子为其绝域,委以海外之事,遂隔断东夷,不得通于诸夏。景初中,大兴师旅,诛渊,又潜军浮海,收乐浪、带方之郡,而后海表谧然,东夷屈服。其后高句丽背叛,又遣偏师致讨,穷追极远,逾乌丸、骨都,过沃沮,践肃慎之庭,东临大海。长老说有异面之人,近日之所出,遂周观诸国,采其法俗,小大区别,各有名号,可得详纪。虽夷狄之邦,而俎豆之象存。中国失礼,求之四夷,犹信。
翻译: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中,延康初年,又各遣使献马。文帝立素利、弥加为归义王。素利与比能更相攻击。太和二年,素利死。子小,以弟成律归为王,代摄其众。
译文:延康初年时,各部落再次派遣使者来朝贡。魏文帝将素利、弥加封为归义王。在这一年,素利与比能相互攻击。太和二年(228年),素利去世。他的儿子年纪尚小,便由他的弟弟成律归继承了王位,并代理了部落的事务。
注释:延康初年指延康元年,公元220年。各部落再次派遣使者朝贡表示臣服或进贡物品。魏文帝将素利、弥加封为归义王,这反映了魏文帝对这两位首领的尊重和认可。素利与比能相互攻击,说明他们之间存在竞争和矛盾。太和二年(228年),素利去世。他的儿子年纪尚小,便由他的弟弟成律归继承了王位,并代理了部落的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