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熙元年,永东迁洛阳,拜奉车都尉,封为乡侯。
刘理字奉孝,亦后主庶弟也,与永异母。章武元年六月,使司徒靖立理为梁王,策曰:“小子理,联统承汉序,祗顺天命,遵修典秩,建尔于东,为汉藩辅。惟彼梁土,畿甸之邦,民狎教化,易导以礼。往悉乃心,怀保黎庶,以永尔国,王其敬之哉!”建兴八年,改封理为安平王。延熙七年卒,谥曰悼王。子哀王胤嗣,十九年卒。子殇王承嗣,二十年卒。景耀四年诏曰:“安平王,先帝所命。三世早夭,国嗣颓绝,联用伤悼。
其以武邑侯辑袭王位。“辑,理子也,咸熙元年,东迁洛阳,拜奉车都尉,封乡侯。
后主太子璇,字文衡。母王贵人,本敬哀张皇后侍人也。延熙元年正月策曰:“在昔帝王,继体立嗣,副贰国统,古今常道。今以璇为皇太子,昭显祖宗之威,命使行丞相事左将军朗持节授印绶。其勉修茂质,祗恪道义,咨询典礼,敬友师傅,斟酌众善,翼成尔德,可不务修以自勖哉!”时年十五。景耀六年冬,蜀亡。咸熙元年正月,钟会作乱于成都,璇为乱兵所害。
以下是对《三国志·蜀书·二主妃子传》的逐句释义:
- 咸熙元年,永东迁洛阳,拜奉车都尉,封为乡侯
- 注释:在咸熙元年,刘永被东迁至洛阳。他被任命奉车都尉,并被封为乡侯。
- 刘理字奉孝,亦后主庶弟也,与永异母
- 注释:刘理字奉孝,是后主(刘备)的庶出弟弟。他和刘永的母亲不同,他们不是同一个母亲所生。
- **章武元年六月,使司徒靖立理为梁王,策曰:“小子理,联统承汉序,祗顺天命,遵修典秩,建尔于东,为汉藩辅。惟彼梁土,畿甸之邦,民狎教化,易导以礼。”
- 注释:在章武元年六月,刘理被司徒司马靖册封为梁王。司马靖发布的策文说:“小儿子刘理,我继承汉室的帝位,恭敬地顺应天命,遵循古代的礼仪制度,建立你在东部,成为汉朝的屏障辅助。那地方的土地,是国畿和边境的邦国,那里的人民容易受到教化,应该用礼来引导。”
- 建兴八年,改封理为安平王。延熙七年卒,谥曰悼王。子哀王胤嗣,十九年卒。子殇王承嗣,二十年卒。景耀四年诏曰:“安平王,先帝所命。三世早夭,国嗣颓绝,联用伤悼。”
- 注释:在建兴八年,刘理被改封为安平王。在延熙七年,他去世,谥号为悼王。他的儿子哀王刘胤继位,在十九年后去世。另一个儿子殇王刘承嗣也在二十年内去世。在景耀四年,朝廷下诏书说:“安平王,是你父亲的命令。你三代早逝,国嗣中断。我因此感到悲伤。”
- 辑,理子也,咸熙元年,东迁洛阳,拜奉车都尉,封乡侯。后主太子璇,字文衡。母王贵人,本敬哀张皇后侍人也。延熙元年正月策曰:“在昔帝王,继体立嗣,副贰国统,古今常道。今以璇为皇太子,昭显祖宗之威,命使行丞相事左将军朗持节授印绶。其勉修茂质,祗恪道义,咨询典礼,敬友师傅,斟酌众善,翼成尔德,可不务修以自勖哉!”时年十五。景耀六年冬,蜀亡。咸熙元年正月,钟会作乱于成都,璇为乱兵所害
- 注释:辑是刘理的儿子,在咸熙元年被东迁到洛阳,被任命为奉车都尉,并且被封为乡侯。后主的太子刘璇,字文衡。他的生母是王贵人,原本是敬哀张皇后的侍女。在延熙元年正月,朝廷发布策文说:“古代的帝王,继体立嗣,辅佐国家的大统是自古以来的常规。现在我任命刘璇为皇太子,以此来彰显祖宗的威严,命令使者执行丞相的职责,左将军郎手持符节授予印章和绶带。你应该努力修养你的品性,恭敬地遵守道义,询问礼仪,尊敬师长和朋友师傅,考虑各种好的事物,帮助完成你的德行。你怎么能不努力修养自己来勉励自己呢?”当时刘璇只有十五岁。在景耀六年冬季,蜀国灭亡了。咸熙元年正月,钟会叛乱于成都。刘璇被乱兵所杀。
这段历史不仅记载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动态,还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家族关系以及政治策略等多个层面。通过对这些历史的深入分析,人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三国时期的复杂局势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