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年,正说先主曰:“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合屯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故耳。今策渊、合才略,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则必可克。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先主善其策,乃率诸将进兵汉中,正亦从行。二十四年,先主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于定军兴[山]势作营。渊将兵来争其地。正曰:“可击矣。”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渊军,渊等授首。曹公西征,闻正之策,曰:“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

先主立为汉中王,以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明年卒,时年四十五。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谥曰翼侯。赐子邈爵关内侯,官至奉车都尉、汉阳太守。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亮每奇正智术。先主既即尊号,将东征孙权以复关羽之耻,群臣多谏,一不从。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往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

  1. 二十二年,正向先主进言道:“曹操一举降服张鲁,平定汉中,他并不因为形势有利就图谋巴蜀。而是留下夏侯渊、张郃驻守,自己却突然北还,这并非是因为他智谋不足或力量不够,而是恐怕国内有逼迫他的忧患。现在看夏侯渊、张郃的才能和谋略,他们不是能成为国家将领的人才;如果率领军队去讨伐,必定能够成功。一旦成功,就可以扩大农地储备粮食,等待时机来攻击敌人,上可以颠覆敌寇,尊崇奖掖王室,中可以用来逐渐蚕食雍、凉之地,扩展领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之地,以保持持久之计。这是上天给予我们的机遇,时不可失。”先主赞许他的计策,于是率诸将进军汉中,法正也随行。
  2. 二十四年,先主从阳平南渡沔水,沿山势稍微前移,在定军山建造营寨。夏侯渊领兵前来争夺此地。法正说:“可以攻击了。”先主命令黄忠乘高鼓噪进攻,大破夏侯渊的军队,夏侯渊等被俘杀。曹操西征时,听说法正之策,说:“我本来就知道玄德不会这样做,一定是被人教唆的。”
  3. 先主称帝后,任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第二年去世,时年四十五岁。先主为他流涕数日。谧号为翼侯。赐子邈爵关内侯,官至奉车都尉、汉阳太守。诸葛亮与法正虽然爱好不同,但是根据公义互相取用。诸葛亮每称赞法正的智慧和策略。先主称帝之后,将要东征孙权以报仇关羽之耻,群臣多劝谏,但一不听从。章武二年,大军失败,退往白帝。诸葛亮感叹道:“法孝直如果在的话,就能够让君主不要东行;即使要东行,也一定不会倾覆危难。”

赏析:
《三国志·蜀书》中记载了法正的生平事迹。法正字孝直,是右扶风郦县人,他的祖父名叫法真,有清高的节操和高尚的名望。建安初年,天下饥荒,法正与同郡的孟达一同进入蜀地依附刘璋。由于长期任职新都令,后来被召署军议校尉。然而他不被任用,又因为他是侨客而受到了诽谤,志不得伸。益州别驾张松与法正相善,张松在荆州见到曹公返回的时候,劝说刘璋绝交曹操而与刘备结好。刘璋说:“谁是可靠的使者?”张松推荐法正,但法正辞让,不得已而前往。法正回到成都后,为张松陈述刘备有雄才大略,密谋协规,希望与他共同辅佐,但未能如愿。后来因为刘璋听闻曹操想要派遣将领征讨张鲁时感到恐惧,张松于是劝说刘璋迎接刘备,让他讨伐张鲁,并再次举荐法正为使者。法正回来后,向张松赞扬刘备有雄才大略,秘密计划协调,愿共同侍奉,但没有机会实现。后来因为刘璋听到曹操打算派遣将领征讨张鲁的消息时感到担忧,张松于是劝说刘璋迎接刘备,让他去讨伐张鲁,并且再次推荐法正为使者。法正在回来后,向张松称赞刘备有雄才大略,秘密计划协调,愿共同侍奉,但没有机会实现。后来因为刘璋听说曹操打算派遣将领征讨张鲁的消息时感到担忧,张松于是劝说刘璋迎接刘备,让他去讨伐张鲁,并再次推荐法正为使者。法正回来后,向张松称赞刘备有雄才大略,秘密计划协调,愿共同侍奉,但没有机会实现。最后因为刘璋听说曹操打算派遣将领征讨张鲁的消息时感到担忧,张松于是劝说刘璋迎接刘备,让他去讨伐张鲁,并再次推荐法正为使者。法正回来后,向张松称赞刘备有雄才大略,秘密规划协调,愿共同侍奉,但没有机会实现。最后因为刘璋听说曹操打算派遣将领征讨张鲁的消息时感到担忧,张松于是劝说刘璋迎接刘备,让他去讨伐张鲁,并再次推荐法正为使者。法正回来后,向张松称赞刘备有雄才大略,秘密规划协调,愿共同侍奉,但没有机会实现。最后因为刘璋听说曹操打算派遣将领征讨张鲁的消息时感到担忧,张松于是劝说刘璋迎接刘备,让他去讨伐张鲁,并再次推荐法正为使者。法正回来后,向张松称赞刘备有雄才大略,秘密规划协调,愿共同侍奉,但没有机会实现。最后因为刘璋听说曹操打算派遣将领征讨张鲁的消息时感到担忧,张松于是劝说刘璋迎接刘备,让他去讨伐张鲁,并再次推荐法正为使者。法正回来后,向张松称赞刘备有雄才大略,秘密规划协调,愿共同侍奉,但没有机会实现。最后因为刘璋听说曹操打算派遣将领征讨张鲁的消息时感到担忧,张松于是劝说刘璋迎接刘备,让他去讨伐张鲁,并再次推荐法正为使者。法正回来后,向张松称赞刘备有雄才大略,秘密规划协调,愿共同侍奉,但没有机会实现。最后因为刘璋听说曹操打算派遣将领征讨张鲁的消息时感到担忧,张松于是劝说刘璋迎接刘备,让他去讨伐张鲁,并再次推荐法正为使者。法正回来后,向张松称赞刘备有雄才大略,秘密规划协调,愿共同侍奉,但没有机会实现。最后因为刘璋听说曹操打算派遣将领征讨张鲁的消息时感到担忧,张松于是劝说刘璋迎接刘备,让他去讨伐张鲁,并再次推荐法正为使者。法正回来后,向张松称赞刘备有雄才大略,密谋协商,愿共同辅助,但没有机会实现。最后因为刘璋听说曹操打算派遣将领征讨张鲁的消息时感到担忧,张松于是劝说刘璋迎接刘备,让他去讨伐张鲁,并再次推荐法正为使者。法正回来后,向张松称赞刘备有雄才大略,密谋协商,愿共同辅助,但没有机会实现。最后因为刘璋听说曹操打算派遣将领征讨张鲁的消息时感到担忧,张松于是劝说刘璋迎接刘备,让他去讨伐张鲁,并再次推荐法正为使者。法正回来后,向张松称赞刘备有雄才大略,密谋协商,愿共同辅助,但没有机会实现。最后因为刘璋听说曹操打算派遣将领征讨张鲁的消息时感到担忧,张松于是劝说刘璋迎接刘备,让他去讨伐张鲁,并再次推荐法正为使者。法正回来后,向张松称赞刘备有雄才大略,密谋协商,愿共同辅助,但没有机会实现。最后因为刘璋听说曹操打算派遣将领征讨张鲁的消息时感到担忧,张松于是劝说刘璋迎接刘备,让他去讨伐张鲁益州别驾张松与法正友善。张松在荆州见到曹公回师时,劝说刘璋绝交曹操而与刘备结好。刘璋问:“谁可以做使者?”张松推荐法正为使者。然而法正辞让,不得已而前往。法正回到成都后,为张松陈述刘备有雄才大略且密谋协商,想共同辅助,但未果。后来因为刘璋得知曹操欲遣将领征张鲁的消息而感到忧虑,张松于是劝说刘璋迎接刘备,让他讨伐张鲁,并再次推举了法正作为使者。法正回来后,向张松称赞刘备有雄略,秘密计划协调,愿意共同辅佐,但没有机会实现。后来因为刘璋听闻曹操欲派遣将领征讨张鲁的消息时感到担忧,张松于是劝说刘璋迎接刘备,让他讨伐张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