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围雒县,统率众攻战,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则流涕。拜统父为议郎,迁谏议大夫,诸葛亮亲为之拜。追赐统爵关内侯,谥曰靖侯。统子宏,字巨师,刚简有臧否,轻傲尚书令陈祗,为祗所抑,卒于涪陵太守。统弟林,以荆州治中从事参镇北将军黄权征吴,值军败,随权入魏,魏封列侯,至巨鹿太守。

法正字孝直,右扶风郿人也。祖父真,有清节高名。建安初,天下饥荒,正与同郡孟达俱入蜀依刘璋,久之为新都令,后召署军议校尉。既不任用,又为其州邑俱侨客者所谤无行,志意不得。益州别驾张松与正相善,??璋不足与有为,常窃叹息。松于荆州见曹公还,劝璋绝曹公而自结先主。璋曰:“谁可使者?”松乃举正,正辞让,不得已而往。正既还,为松称说先主有雄略,密谋协规,愿共戴奉,而未有缘。后因璋闻曹公欲遣将征张鲁之有惧心也,松遂说璋宣迎先主,使之讨鲁,复令正衔命。正既宣旨,阴献策于先主曰:“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肱,以响应于内;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先主然之,溯江而西,与璋会涪。北至葭萌,南还取璋。

诗句:

进围雒县,统率众攻战,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则流涕。拜统父为议郎,迁谏议大夫,诸葛亮亲为之拜。追赐统爵关内侯,谥曰靖侯。

译文:

在围攻雒城期间,庞统统帅大军参与战斗,但不幸被流箭射中身亡,享年只有36岁。刘备对此事深感痛惜,常常泪流满面。刘备亲自为庞统的父亲任命为议郎,后又升任谏议大夫,并有诸葛亮亲自拜谢。刘备还追封庞统的爵位为关内侯,并赐予他“靖侯”的谥号。

注释:

  1. 雒县:古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洛宁市,是三国时期的一个重要战略要地。
  2.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是蜀汉的重要政治和军事人物。
  3. 先主:指刘备。
  4. 建安初:东汉末年的开始阶段。
  5. 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郡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被誉为“竹林七贤”之一。他与庞统有深厚的友谊。
  6. 新都令:官职名。
  7. :一种植物,常用于编织等工艺。
  8. 司马徽采桑:描述司马徽在树梢上采摘桑叶的场景,展现了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
  9. 功曹:官名,负责掌管文书、簿籍等事务。
  10. :古代帝王或高级官员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给予的称号,用以表彰其德行或功绩。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庞统在雒县的英勇事迹和他悲惨的去世,展示了庞统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刘备对庞统深切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他儿子庞林的赞赏。此外,通过对司马徽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的文人雅士的生活方式和思想境界。整体而言,该诗不仅展现了三国时期的战争场景和人物命运,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政治环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