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后郡命为功曹。性好人伦,勤于长养。每所称述,多过其才,时人怪而问之,统答曰:“当今天下大乱,雅道陵迟,善人少而恶人多。方欲兴风俗,长道业,不美其谭即声名不足慕企,不足慕企而为善者少矣。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教,使有志者自劢,不亦可乎?”吴将周瑜助先主取荆州,因领南郡太守。瑜卒,统送丧至吴,吴人多闻其名。及当西还,并会昌门,陆绩、顾劭、全琮皆往。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谓全琮曰:“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虽智力不多,亦一时之佳也。”绩、劭谓统曰:“使天下太平,当与卿共料四海之士。”深与统相结而还。
庞统 字士元,襄阳人。年少时朴实迟钝,没有识破他的人。颍川的司马徽清雅有知人之鉴,当庞统二十岁的时候去拜访司马徽,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摘桑叶,坐在树下,从白天到夜晚地交谈。司马徽对他的才能十分赞赏,称赞他说:“庞统应当是南方地区最杰出的人才。”于是逐渐显露出来。后来被郡里任命为功曹。他喜欢与人相处,乐于培养人才。每次他所赞扬的人,都超过了他们的实际才能,当时的人都感到奇怪并询问他,庞统回答说:“当今天下大乱,高雅的品行衰落,善人少而恶人多。我正打算兴扬风俗,发展道业,如果不赞美他们,名声就不值得羡慕和追求。虽然现在能拔取十人中只有五个人,但仍然可以崇尚世教,使那些有志向的人自我激励,这不是很好吗?”吴将周瑜帮助刘备夺取荆州,因此领南郡太守。周瑜去世后,庞统送丧至吴,吴人都听说过他的大名。当他将要返回西行时,在昌门与陆绩、顾劭、全琮等人相见。庞统说:“陆子可以说像驽马有超越一般马匹的力量。顾子可算作像驽牛一样能够承载重物并且走得很远。”对全琮说:“你好施慕名,有点像汝南樊子昭。虽然他的智慧和力量都不多,但也是一位一时的杰出人物。”陆绩、顾劭告诉庞统说:“如果天下太平,我们应当与你共同考察四海的人才。”于是庞统和他们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然后一同返回。
赏析:此诗通过庞统与司马徽、顾劭、全琮等人的对话,展示了其卓越的才智和高尚的品质,也体现了他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清醒认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庞统性格中的谦逊、务实和善于结交朋友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