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也。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先主领荆州,辟为从事。及先主入蜀,诸葛亮亦从后往,良留荆州,与亮书曰:“闻雒城已拔,此天祚也。尊兄应期赞世,配业光国,魄兆远矣。夫变用雅虑,审贵垂明,于以简才,宜适其时。若乃和光悦远,迈德天壤,使时闭于听,世服于道,齐高妙之音,正郑、卫之声,并利于事,无相夺伦,此乃管弦之至,牙、旷之调也。虽非钟期,敢不击节!”先主辟良为左将军掾。
后遣使吴,良谓亮曰:“今衔国命,协穆二家,幸为良介于孙将军。”亮曰:“君试自为文。”良即为草曰:“寡君遣掾马良通聘继好,以绍昆吾、豕韦之助。其人吉士,荆楚之令,鲜于造次之华,而有克终之美,愿降心存纳,以慰将命。”权敬待之。
诗句:
1.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也。
译文:马良的字是季常,他来自襄阳市宜城县。
注释:这里的”字”指的是人的别名,通常由父母或者长辈赋予;”襄阳宜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地名,属于今天的湖北省襄阳市和宜城市。
2.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译文:马家兄弟五人,都有杰出的才能,乡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注释:”五常”在这里可能是指马良和他的兄弟们都有五个方面的特长或优点;”白眉最良”则可能是说他们中有人的眉毛特别白,且认为这是他们家族中最好的。
3.先主领荆州,辟为从事。及先主入蜀,诸葛亮亦从后往,良留荆州,与亮书曰:“闻雒城已拔,此天祚也。尊兄应期赞世,配业光国,魄兆远矣。”
译文:刘备统领荆州,召见并任命马良担任从事。后来刘备进入四川时,诸葛亮也跟随前往,马良留在荆州,给诸葛亮写信说:“听说洛阳已经被攻下,这是上天赐予的机会。您的尊兄顺应时势辅佐帝王,他的功业可以光照国家,他的英灵永远长存。”
注释:”荆州”指中国三国时期的一个地区;”从事”在古代是一种官职,通常负责文书工作等;”雒城”即洛阳,位于今天河南省洛阳市。
4.夫变用雅虑,审贵垂明,于以简才,宜适其时。若乃和光悦远,迈德天壤,使时闭于听,世服于道,齐高妙之音,正郑、卫之声,并利于事,无相夺伦,此乃管弦之至,牙、旷之调也。虽非钟期,敢不击节!
译文:如果使用高雅的思考方式来审度和珍惜贤能的人材,就应该适时地选拔人才。如果他们能够温和地影响远方的人,发扬高尚的德行,使人们听到他们的言辞就会感到喜悦,看到他们的德行就会佩服,那么音乐就能达到最高的境界,就像郑国的乐声和卫国的音乐那样和谐美妙,并且对事务都有帮助,没有相互竞争的道理。即使是不是像钟子期那样的大师,我也会激动地鼓掌!
注释:”变用雅虑”意思是要改变思考方式;”审贵垂明”意思是要审慎地珍视贤人;”简才”指的是选择和任用人才;”适其时”意味着适合时机;”和光悦远”意思是温文尔雅使人愉快;”迈德天壤”意思是德行广被天下;”正郑、卫之声”指的是使乐曲纯正,符合郑国的旋律和卫国的节奏;”并利于事”意味着对事业有帮助;”无相夺伦”意思是不会有竞争;”管弦之至”意思是音乐的最高境界;”牙、旷之调”指的是乐器演奏者的技巧;”非钟期”意思是不是像钟子期一样的大师;”敢不击节”意思是会鼓起掌来。
5.先主辟良为左将军掾。后遣使吴,良谓亮曰:“今衔国命,协穆二家,幸为良介于孙将军。”亮曰:“君试自为文。”良即为草曰:“寡君遣掾马良通聘继好,以绍昆吾、豕韦之助。其人吉士,荆楚之令,鲜于造次之华,而有克终之美,愿降心存纳,以慰将命。”权敬待之。
译文:刘备征召马良作为自己的左将军的掾属。后来派使者到东吴,马良对诸葛亮说:“现在承担着国家的重任,联合两家共同辅佐君王,希望您能为我向孙权表达我们的友好意愿。”诸葛亮说:“您可以自己写一封书信。”马良就写了一封信给孙权说:“我的君主派遣我作为使者去结交东吴,延续友好的关系,我们希望得到像昆吾和野猪韦这样的支持。这个人是一位有才华的人物,也是荆州的领袖,他有着迅速成长的能力,但最终仍然保持了美好的品质。我们希望您的心中能接纳我们,以此来安慰我们的君主。”孙权非常尊重并对待他们。
注释:”左将军”在古代是一种官职;”掾”是古代官员的一种职位;”衔国命”指背负着国家的重任;”协穆二家”是指联合两个家族;”幸为良介于孙将军”意思是希望你们能够成为中间人,让孙权知道你们的友好意愿;”绍昆吾、豕韦之助”是指希望能够得到昆吾和野猪韦的支持;”吉士”指的是有德行的人才;”荆楚之令”是指楚国的命令;”鲜于造次之华”指的是迅速成长的能力;”克终之美”意味着最终保持美好的品德;”降心”指放下戒备之心;”存纳”指收纳;”慰将命”意味着安抚君主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