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允字休昭,掌军中郎将和之子也。先主立太子,允以选为舍人,徒洗马。后主袭位,迁黄门侍郎。丞相诸葛亮将北征,住汉中,虑后主富于春秋,朱紫难别,以允秉心公亮,欲任以宫省之事。上疏曰:“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至于斟酌规益,进尽忠言,则其任也。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若无兴德之言,则戮允等以彰其慢。”亮寻请祎为参军,允迁为侍中,领虎贲中郎将,统宿卫亲兵。攸之性素和顺,备员而已。献纳之任,允皆专之矣。允处事为防制,甚尽匡救之理。后主常欲采择以充后宫,允以为古者天子后妃之数不过十二,今嫔嫱已具,不宜增益,终执不听。后主益严惮之。尚书令蒋琬领益州剌史,上疏以让费祎及允,又表“允内侍历年,翼赞王室,宜赐爵土以褒勋劳。”允固辞不受。
董允传
基本信息
姓名:董允
身份:掌军中郎将和之子,侍中、黄门侍郎,后升为侍中、虎贲中郎将
人物生平
- 早年经历:董允字休昭,是董和的儿子。在刘备时期,他被选为舍人并晋升为洗马。
- 宫廷生活:刘备称帝后,董允被提拔为黄门侍郎,参与宫廷决策。
- 关键事件:董允在宫中负责监督,确保皇帝的言行符合规范。
人物品质与影响
- 忠诚与正直:董允在宫中始终以忠诚与正直著称,他对职责认真负责,不偏不倚。
- 政治影响力:董允的言谈举止对后主刘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忠言逆耳利于行,使他在政治事务中享有崇高的地位。
- 文化贡献:董允还曾撰写《损益》一文,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治国理政思想。
人物评价
董允以其卓越的品质和智慧,赢得了后主刘禅的信任和尊重,成为了蜀汉时期的一位重要辅臣。他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还以自己的行为示范给后人,成为了后世尊崇的典范。
总结
董允作为蜀汉的重要人物,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早年的舍人到后来的侍中、虎贲中郎将,他始终坚守忠诚与正直的原则。他的政治智慧和文学才能,以及在宫廷中的影响力,使他成为了一个令人尊敬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