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连字文仪,南阳人也。刘璋时入蜀为梓潼令。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先主义之,不强逼也。及成都既平,以连为什邡令,转在广都,所居有绩。迁司盐校尉,较盐铁之利,利入甚多,有裨国用,于是简取良才以为官属,若吕乂、杜祺、刘干,终皆至大官,自连所拔也。迁蜀郡太守、兴业将军,领盐府如故。建兴元年,拜屯骑校尉,领丞相长史,封平阳亭侯。时南方诸郡不宾,诸葛亮将自征之,连谏以为“此不毛之地,疫疠之乡,不宜以一国之望,冒险而行”。亮虑诸将才不及己,意欲必往而连言辄恳至,故停留者久之。会连卒。子山嗣,官至江阳太守。

向朗字巨达,襄阳宜城人也。荆州牧刘表以为临沮长。表卒,归先主。先主定江南,使朗督秭归、夷道、巫(山)、夷陵四县军民事。蜀既平,以朗为巴西太守,顷之转任牂牁,又徒房陵。后主践阼,为步兵校尉,代王连领丞相长史。丞相亮南征,朗留统后事。五年,随亮汉中。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数年,为光禄勋,亮卒后徒左将军,追论旧功,封显明亭侯,位特进。初,朗少时虽涉猎文学,然不治素检,以吏能称。自去长史,优游无事垂三十年,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年逾八十,犹手自校书,刊定谬误,积聚篇卷,于时最多。开门接宾,诱纳后进,但讲论古义,不干时事,以是见称。上自执政,下及童冠,皆敬重焉。延熙十年卒。子条嗣,景耀中为御史中丞。

王连 - 字文仪,南阳人。刘璋时入蜀为梓潼令。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先主义之,不强逼也。及成都既平,以连为什邡令,转在广都,所居有绩。迁司盐校尉,较盐铁之利,利入甚多,有裨国用,于是简取良才以为官属,若吕乂、杜祺、刘干,终皆至大官,自连所拔也。迁蜀郡太守、兴业将军,领盐府如故。建兴元年,拜屯骑校尉,领丞相长史,封平阳亭侯。时南方诸郡不宾,诸葛亮将自征之,连谏以为“此不毛之地,疫疠之乡,不宜以一国之望,冒险而行”。亮虑诸将才不及己,意欲必往而连言辄恳至,故停留者久之。会连卒。子山嗣,官至江阳太守。    

诗句翻译:

“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先主义之,不强逼也。” 这两句描述了霍峻坚守城池,拒绝投降的情境。

译文:

刘皇叔在葭萌起兵反曹,向南方进发的时候,霍峻紧闭城门不投降。刘备对霍峻表示敬意,并没有强迫他屈服。

“及成都既平,以连为什邡令,转在广都,所居有绩。” 这几句讲述了霍峻在平定成都后被任命为什邡县令并转职广都的经历,他的工作表现出色。

译文:

“迁司盐校尉,较盐铁之利,利入甚多,有裨国用,于是简取良才以为官属。”描述了霍峻负责监管盐铁事务,为国家带来许多利益,同时选拔了优秀的人才作为他的部下。

译文:

“迁蜀郡太守、兴业将军,领盐府如故。建兴元年,拜屯骑校尉,领丞相长史,封平阳亭侯。时南方诸郡不宾,诸葛亮将自征之,连谏以为” 这几句反映了霍峻在担任蜀郡太守期间的政治生涯,以及他在军事上的谏言。

赏析:

“时南方诸郡不宾”,霍峻的谏言显示了他的政治智慧和远见。” 这段描绘了当时南方各郡未归顺的情景,霍峻建议不要冒险出征,显示出他对形势的深刻理解和对国家长远利益的考虑。

“亮虑诸将才不及己,意欲必往而连言辄恳至”,诸葛亮最终决定亲征,但因为担心将领们的能力不足以应对困难,他希望亲自前往,但霍峻多次恳请劝阻,诸葛亮因此改变计划。” 这一情节展现了霍峻在危机时刻的坚定立场以及他对诸葛亮的影响力。

“建兴元年,拜屯骑校尉,领丞相长史,封平阳亭侯” 这句话表明了霍峻在蜀汉政权中的重要地位及其所获得的荣誉。

“会连卒。” 子山嗣,官至江阳太守。” 最后霍峻去世后,其子霍山继续承担家族的职责和荣誉。

“初,朗少时虽涉猎文学,然不治素检,以吏能称。” 向朗年轻时虽然涉猎文学,但他并不注重道德修养,主要以才能著称。

“自去长史,优游无事垂三十年,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向朗离开长史职位后悠游自在地过了三十多年,之后重新专注于典籍研究,勤奋不懈。

“延熙十年卒。子条嗣。” 向朗在延熙十年去世,他的儿子向条继位。

“景耀中为御史中丞。” 向条在景耀年间担任御史中丞的职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