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群臣议欲推汉中王称尊号,诗上疏曰:“殿下以曹操父子逼主篡位,故乃羁旅万里,纠合士众,将以讨贼。今天敌未克,而先主自立,恐人心疑惑。昔高祖与楚约,先破秦者王。及屠咸阳,获子婴,犹怀推让,况今殿下未出门庭,便欲自立邪!愚臣诚不为殿下取也。”由是忤指,左迁部永昌从事。建兴三年,随诸葛亮南行,归至汉阳县,降人李鸿来诣亮,亮见鸿,时蒋琬与诗在坐。鸿曰:“闻过孟达许,适见王冲从南来,言往者达之去就,明公切齿,欲诛达妻子,赖先主不听言。达曰:”诸葛亮见顾有本末,终不尔也。‘尽不信冲言,委仰明公,无复已已。“亮谓琬、诗曰:”还都当有书与子度相闻。“诗进曰:”孟达小子,昔事振威不忠,后又背叛先主,反复之人,何足与书邪!“亮默然不答。亮欲诱达以为外援,竟与达书曰:”往年南征,岁(未及)[末及]还,适与李鸿会于汉阳,承知消息,慨然永叹,以存足下平素之志,岂徒空托名荣,贵为乘离乎!呜呼孟子,斯实刘封侵陵足下,以伤先主待士之义。又鸿道王冲造作虚语,云足下量度吾心,不受冲说。寻表明之言,追平生之好,依依东望,故遣有书。“达得亮书,数相交通,辞欲叛魏。魏遣司马宣王征之,即斩灭达。亮亦以达无款诚之心,故不救助也。蒋琬秉政,以诗为谏议大夫,卒于家。

诗句:

  • 《三国志·蜀书·霍王向张杨费传》中的原文是“后群臣议欲推汉中王称尊号,诗上疏曰:‘殿下以曹操父子逼主篡位,故乃羁旅万里,纠合士众,将以讨贼。今天敌未克,而先主自立,恐人心疑惑。昔高祖与楚约,先破秦者王。及屠咸阳,获子婴,犹怀推让,况今殿下未出门庭,便欲自立邪!愚臣诚不为殿下取也。”
  • 译文:大臣们商议想推举汉中王为帝,费诗上书说:“殿下因为曹操父子逼迫君主篡位,所以万里远行,聚集士众,打算讨伐敌人。现在敌人还没能打败,您却自己称帝,恐怕会让人心产生疑惑。从前高祖和楚王约定,先打败秦国的那个人就是王。等到攻破咸阳,活捉了子婴,他还是心怀谦让,更何况现在殿下还没出家门就想要称帝呢!我实在不能为殿下做这件事。”

注释:

  • 《三国志·蜀书·霍王向张杨费传》是一本记录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时期的历史书籍,作者陈寿。书中收录了众多历史人物的故事和言论,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风貌。
  • 这首诗是费诗在汉中王决定称帝时所写的上疏。他通过引用古代刘邦与项羽的典故来劝说汉中王不要急于称帝,认为这样可能会引起人心的疑惑和不安。同时,他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的忠诚和对汉中王的支持。
  • 这首诗的语言直白而有力,通过列举历史上的先例来说明问题。他的言辞虽然尖锐,但目的都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考虑。这种直言不讳的风格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赞赏。
  • 这首诗的赏析在于其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局势,还表达了人们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正义的追求。同时,它也展示了费诗的智慧和勇气,以及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