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大将军蒋琬问张休曰:“汉嘉前辈有王元泰。今谁继者?”休对曰:“至于元泰,州里无继,况鄙郡乎?”其见重如此。
何彦英,名宗,蜀郡郫人也。事广汉任安学,精究安术。与杜琼同师而名问过之。
刘璋时,为犍为太守。先主定益州,领牧,辟为从事祭酒。后援引图、谶,劝先主即尊号,践阼之后,迁为大鸿胪。建兴中卒。失其行事,故不为传,子双,安汉偶。滑稽谈笑,有淳于髡、东方朔之风。为双柏长。早卒。
车骑高劲,惟其泛爱,以弱制强,不陷危坠。
赞吴子远子远,名壹。陈留人也。随刘焉入蜀。刘璋时为中郎将,将兵拒先主于涪,诣降。
先主定益州,以益为护军、讨逆将军,纳壹妹为夫人。章武元年,为关中都督。建兴八年,与魏延入南安界,破魏将费瑶。徙亭侯,进封高阳乡侯,迁左将军。十二年,丞相亮卒,以壹督汉中,车骑将军,假节,和雍州刺史,进封济阳侯。十五年率。失其行事,故不为传。壹族弟班,字元雄,大将军何进官属吴匡之子也。以豪侠称,官位常与壹相亚。先主时,为领军。后主世,稍迁至骠骑将军,假节,封绵竹侯。安汉宰南,奋击旧乡,剪除芜秽,惟刑以张,广迁变、濮,国用用强。
在《三国志》的蜀书·邓张宗杨传中,我们首先接触到了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政治人物邓芝(字伯苗)。作为义阳新野人,邓芝是汉司徒禹的后代,在汉末入蜀后并未得到足够的赏识和重用。然而,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以与益州从事张裕相交往,并从张裕那里得到了指点和认可,张裕认为邓芝年过七十却官至大将军,封侯,这在当时无疑是对他极高评价。
邓芝的故事展示了个人命运如何因机缘巧合而发生改变。他的际遇反映出了当时蜀地政治格局的复杂性和多变性。邓芝虽然未被广泛知晓,但张裕的评价无疑为他后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基础。
这段历史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的成长和变迁,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三国时代的动荡与变迁。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解读和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征。
邓芝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记载,更是一面镜子,映照着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社会风貌。《三国志》中的这一篇章为我们提供了一扇了解三国时期政治斗争和个人奋斗的窗口,同时也提醒我们在面对人生选择时需要有远见卓识和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