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秦子勑正方受遗,豫闻后纲,不陈不佥。造此异端,斥逐当时,任业以丧。

赞李正方文长刚粗,临难受命,折冲外御,镇保国境。不协不和,忘节言乱,疾终惜始,实惟厥性。

赞魏文长威公狷狭,取异众人;闲则及理,逼则伤侵,舍顺入凶,《大易》之云。

赞杨威公季常良实,文经勤类,士元言规,处仁闻计。孔休、文祥,或才或臧,播播述志,楚之兰芳。

赞马季常、卫文经、韩士远、张处仁、殷孔休、习文祥文经、士元,皆失其名实、行事、郡县。处仁本名存,南阳人也。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南次至雒,以为广汉太守。存素不服庞统,统中矢卒。先主发言嘉叹,存曰:“统虽尽忠可惜,然违大雅之义。”先主怒曰:“统杀身成仁,更为非也?”免存官。

顷之,病卒。失其行事,故不为传。

这首诗的格式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然后给出必要的关键词注释和对诗歌的赏析。

诗篇原文:
赞秦子勑正方受遗,豫闻后纲,不陈不佥。造此异端,斥逐当时,任业以丧。
赞李正方文长刚粗,临难受命,折冲外御,镇保国境。不协不和,忘节言乱,疾终惜始,实惟厥性。
赞魏文长威公狷狭,取异众人;闲则及理,逼则伤侵,舍顺入凶,《大易》之云。
赞杨威公季常良实,文经勤类,士元言规,处仁闻计。孔休、文祥,或才或臧,播播述志,楚之兰芳。
赞马季常、卫文经、韩士远、张处仁、殷孔休、习文祥文经、士元,皆失其名实、行事、郡县。处仁本名存,南阳人也。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南次至雒,以为广汉太守。存素不服庞统,统中矢卒。先主发言嘉叹,存曰:“统虽尽忠可惜,然违大雅之义。”先主怒曰:“统杀身成仁,更为非也?”免存官。
顷之,病卒。失其行事,故不为传。

逐句释义:

  1. 赞秦子勑:这是对秦子勑的评价,称赞他承受了重大的责任。
  2. 豫闻后纲:表示预先了解并遵循纲纪。
  3. 不陈不佥:指没有经过讨论就做出了决定。
  4. 造此异端,斥逐当时:指创造了不同的派别,排斥了当时的一些人。
  5. 任业以丧:指因过于专注事业而忽略了其他事情。
  6. 不协不和:指关系不好,意见不合。
  7. 疾终惜始:指珍惜开始,不轻视结局。
  8. 实惟厥性:意思是说他的本性就是这样。
  9. 魏文长威公狷狭:魏文长威公性格偏狭。
  10. 闲则及理:意思是在合适的时机能够处理事务。
  11. 逼则伤侵:意思是在紧迫的情况下可能伤害他人。
  12. 《大易》之云:《周易》中的教导。
  13. 杨威公季常良实:赞扬杨威公(杨阜)的品德实在。
  14. 文经勤类:意思是文学上勤奋好学。
  15. 士元言规:指的是士元(董允)善于出谋划策。
  16. 处仁本名存:处仁原本的名字是刘存。
  17. 南阳人也:指刘存是南阳人。
  18. 随先主入蜀:跟随刘备一起进入蜀地。
  19. 南次至雒:向南到达雒县。
  20. 以为广汉太守:任命他为广汉郡的太守。
  21. 存素不服庞统:刘存一向不喜欢庞统。
  22. 统中矢卒:庞统被箭射中后身亡。
  23. 先主发言嘉叹:刘备对此表示赞赏和感慨。
  24. 存曰:“统虽尽忠可惜,然违大雅之义”:刘存说:“庞统虽然尽力忠诚,但违背了君子之道”。
  25. 先主怒曰:“统杀身成仁,更为非也?”:刘备生气地说:“如果庞统为了成仁而死,那也是不正确的”。
  26. 免存官:免去刘存的官职。
  27. 顷之,病卒:不久之后,刘存去世。
  28. 故不为传:所以没有为他做传记。

赏析:
这首诗是三国时期魏国的一篇评价文章,通过对几位历史人物的评价,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人物性格。通过这些评价,可以看到作者对人物性格特点、政治行为等方面的深刻理解和评价。同时,这也反映了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社会风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