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春正月,诏曰:“朕以不德,肇受元命,夙夜兢兢,不遑假寝。思平世难,救济黎庶,上答神祗,下慰民望;是以眷眷,勤求俊杰,将与戮力,共定海内。苟在同心,与之偕老。今使持节督幽州领青州牧辽东太守燕王,久胁贼虏,隔在一方,虽乃心于国,其路靡缘。今因天命。远遣二使,款诚显露,章表殷勤,朕之得此,何喜如之!虽汤遇伊尹,周获吕望,世祖未定而得河右,方之今日。岂复是过?普天一统,于是定矣。

《书》不云乎。‘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大赦天下,与之更始,其明下州郡,咸使闻知。特下燕国,奉宣诏恩,今普天率土备闻斯庆。“三月,遣舒、综还,使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将军贺达等将兵万人,金宝珍货,九锡备物,乘海授渊。举朝大臣,自丞相雍已下皆谏,以为渊未可信,而宠待太厚。但可遣吏兵数百护送舒、综,权终不听。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是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三国志》中关于孙吴政权的记载,主要描述了孙权的统治和政策。下面是该诗的逐句释义:

二年(223年)春正月,诏文写道:“朕由于德行不足,才被赋予天命,日夜勤勉,无暇休息。思考平定世上的艰难,救济百姓,上以答谢神明的佑护,下以安慰百姓的期望;因此心怀关切,不断寻求贤能之士,准备和他们一同努力,共同平定海内。只要大家同心,我愿与之共度余生。现在,我授予你持节督领幽州、领青州牧以及辽东太守的职务,久居边患之地,与民众分隔一方。虽然你一心为国,但道路艰难难以前行。现在借着天命,派遣两名使者前去,他们坦诚显露心意,频繁上表殷勤,我得到他们,内心何等欢喜!虽然商汤遇伊尹,周武王得到吕望这样的良臣辅佐,世祖未定之时得到河阳的帮助,比今日更加难得。普天之下一统江山,于是局势得以稳定。
《尚书》中不也说:‘一人有庆,兆民依靠’吗?现在大赦天下,让人民得以改过自新,明确告诉州郡官员,让他们都知道这个消息。特派使者到燕国,奉宣皇帝的恩诏。现在普天之下的人都听到了这份荣耀。”三月,派遣舒、综返回,命令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将军贺达等人率领一万名士兵,携带各种宝物和九锡等物品,乘舟渡海,将渊交付给他们。朝中的大臣,从丞相雍以下都进行劝谏,认为渊不可信任,而对他的宠信太过丰厚。只是可以派遣数百名官吏护送舒、综二人,孙权最终没有听从。

译文:

二年春正月,诏文写道:“我因为德行不足,才被赋予天命,日夜勤奋工作,无暇休息。思考平定世上的艰难,救济百姓,上以答谢神明的佑护,下以安慰百姓的期望。因此心怀关切,不断寻求贤能之士,准备和他们一同努力,共同平定海内。只要大家同心,我愿与之共度余生。现在,我授予你持节督领幽州、领青州牧以及辽东太守的职务,久居边患之地,与民众分隔一方。虽然你一心为国,但道路艰难难以前行。现在借着天命,派遣两名使者前去,他们坦诚显露心意,频繁上表殷勤,我得到他们,内心何等欢喜!虽然商汤遇伊尹,周武王得到吕望这样的良臣辅佐,世祖未定之时得到河阳的帮助,比今日更加难得。普天之下一统江山,于是局势得以稳定。
《尚书》中不也说:‘一人有庆,兆民依靠’吗?现在大赦天下,让人民得以改过自新,明确告诉州郡官员,让他们都知道这个消息。特派使者到燕国,奉宣皇帝的恩诏。现在普天之下的人都听到了这份荣耀。”三月,派遣舒、综返回,命令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将军贺达等人率领一万名士兵,携带各种宝物和九锡等物品,乘舟渡海,将渊交付给他们。朝中的大臣,从丞相雍以下都进行劝谏,认为渊不可信任,而对他的宠信太过丰厚。只是可以派遣数百名官吏护送舒、综二人,孙权最终没有听从。

赏析:

这首诗是孙权即位初期的一段政治宣言,表达了他对国内统一和对外扩张的期望。诗中的“朕”指的是孙权,他在这篇诏文中展现了自己的决心和对国家未来的展望。通过提及“一人有庆,兆民赖之”,他表达了对国内安定和百姓福祉的重视。同时,他也强调了对外国势力的控制和利用,如派遣使者远赴辽东,以实现国家的长远利益。

诗中的一些关键词语也富含象征意义。例如,“久胁贼虏”可能暗指国内仍有外患需要平定,而“举朝大臣”则反映了当时朝廷内部对于孙权政策的担忧和反对。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孙权的政治手腕和政治智慧,也反映出他所面临的复杂局面和挑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