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乌元年春,铸当千大钱。夏,吕岱讨卢陵贼,毕,还陆口。秋八月,武昌言麒麟见。有司奏言麒麟者太平之应,宜改年号。诏曰:“间者赤乌集于殿前,朕所亲见。若神灵以为嘉祥者,改年宜以赤乌为元。”群臣奏曰:“昔武王伐纣,有赤乌之祥,君臣观之,遂有天下,圣人书策载述最详者,以为近事既嘉,亲见又明也。”于是改年。步夫人卒,追赠皇后。初,权信任校事吕壹,壹性苛惨,用法深刻。太子登数谏,权不纳,大臣由是莫敢言。后壹奸罪发露伏诛,权引咎责躬,乃使中书郎袁礼告谢诸大将,因问时事所当损益。礼还,复有诏责数诸葛瑾、步骘、朱然,吕岱等曰:“袁礼还,云与子瑜、子山、义封、定公相见,并以时事当有所先后,各自以不掌民事,不肯便有所陈,悉推之伯言、承明。伯言、承明见礼,泣涕恳恻,辞旨辛苦,至乃怀执危怖,有不自安之心。闻此怅然,深自刻怪。何者?夫惟圣人能无过行,明者能自见耳。人之举措,何能悉中,独当己有伤拒众意,忽不自觉,故诸君有嫌难耳。不尔,何缘乃至于此乎?自孤兴军五十年,所役赋凡百皆出于民。天下未定,孽类犹存,士民勤苦,诚所贯知。然劳百姓,事不得已耳。与诸君从事,自少至长,发有二色,以谓表里足以明露,公私分计,足用相保。尽言直谏,所望诸君,拾遗补阙,孤亦望之。昔卫武公年过志壮,勤求辅弼,每独叹责。且布衣韦带,相与交结,分成好合,尚污垢不异。今日诸君与孤从事,虽君臣义存,犹谓骨肉不复是过。荣福喜戚,相与共之。忠不匿情,智无遗计,事统是非,诸君岂得从容而已哉?同船济水,将谁与易?齐桓诸侯之霸者耳,有善管子未尝不叹,有过未尝不谏,谏而不得,终谏不止。今孤自省无桓公之德,而诸君谏诤未出于口,仍执嫌难。以此言之,孤于齐桓良优,未知诸君于管子何如耳?久不相见,因事当笑。共定大业,整齐天下,当复有谁?凡百事要所当损益,乐闻异计,匡所不逮。”

诗句

赤乌元年春,铸当千大钱。夏,吕岱讨卢陵贼,毕,还陆口。秋八月,武昌言麒麟见。有司奏言麒麟者太平之应,宜改年号。诏曰:“间者赤乌集于殿前,朕所亲见。若神灵以为嘉祥者,改年宜以赤乌为元。”群臣奏曰:“昔武王伐纣,有赤乌之祥,君臣观之,遂有天下,圣人书策载述最详者,以为近事既嘉,亲见又明也。”于是改年。

译文

赤乌元年春季开始铸造一千枚的铜钱。夏季,吕岱征讨卢陵贼寇,完成任务后返回陆口。秋季八月份,武昌报告说出现了麒麟。有关部门奏称这是太平的征兆,建议更改年号。皇帝下诏说:“最近赤乌星聚集在殿前,这是我亲手所见。如果神灵认为这是吉祥的征兆,更改年号应该是赤乌。”群臣上奏说:“从前武王讨伐商纣时,出现了赤乌的祥瑞,君臣们共同见证了这一事件,最终赢得了天下。史书中对此描述得最为详尽,因此认为这既是最近的吉兆,也是亲自见证的结果。”于是决定更改年号。

注释

  1. 赤乌元年春 - 指的是三国时期的吴国建立的第一个春天,赤乌是孙权的年号。
  2. 铸当千大钱 - 在古代中国,铸造大量的铜币用于流通,这里的“当千”意味着每枚铜币可以兑换一千文钱。
  3. 吕岱讨卢陵贼 - 指东汉末年的将领吕岱在吴地对卢陵(今江西部分地区)进行的军事征讨。
  4. 毕,还陆口 - 吕岱完成军事任务后返回陆口,陆口是长江边的一个战略要地。
  5. 秋八月,武昌言麒麟见 - 在秋季的第八个月,即农历八月,武昌地区有人看到麒麟的出现,这是一个祥瑞的象征。
  6. 有司奏言麒麟者太平之应 - 官员们向皇帝报告认为麒麟出现是一种吉祥的预兆,预示着国家的太平和繁荣。
  7. 改年 - 更改年号,表示国家的重大事件或变革。
  8. 间者赤乌集于殿前 - 皇帝提到最近赤乌星出现在了宫殿的前面,这是一种天象,被看作是吉祥的征兆。
  9. 臣等奏曰 - 大臣们上奏皇帝,说明他们的看法和理由。
  10. 朕亲见 - 皇帝亲自所见或感受到的事情。
  11. 若神灵以为嘉祥者 - 若神灵认为这种迹象是吉祥的。
  12. 改年宜以赤乌为元 - 应该将新的年份定为赤乌年,即以赤乌作为新的一年。
  13. 群臣奏曰 - 朝廷中的官员们再次上奏皇帝。
  14. 昔武王伐纣 - 引用历史上的一个例子,说明天命和吉祥的征兆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15. 君臣观之,遂有天下 - 君臣共同见证了这个事件,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统一和统治。
  16. 圣人书策载述最详者 - 历史书籍对这一事件的描述最为详细,表明这是重要的历史记录。
  17. 自近事既嘉,亲见又明也 - 由于最近的好事和亲身见证都得到了证实。
  18. 于是改年 - 因此决定更改年号。
  19. 步夫人卒 - 步夫人去世。
  20. 追赠皇后 - 追封她为皇后。
  21. 初,权信任校事吕壹 - 起初,孙权信任并依赖校事吕壹处理政务。
  22. 壹性苛惨,用法深刻 - 吕壹性格严厉苛刻,使用刑罚非常严酷。
  23. 太子登数谏 - 太子多次劝说吕壹。
  24. 权不纳,大臣由是莫敢言 - 孙权不接受太子的劝谏,大臣们因此不敢再说话。
  25. 奸罪发露伏诛 - 吕壹的罪行被发现并处决。
  26. 权引咎责躬 - 孙权承认自己有过失并向自己责备。
  27. 乃使中书郎袁礼告谢诸大将 - 于是让中书郎袁礼向各位大将军表示感谢和道歉。
  28. 因问时事所当损益 - 询问哪些事情应当进行改革和改进。
  29. 礼还,复有诏责数诸葛瑾、步骘、朱然 - 袁礼回来后,又有诏书责备诸葛瑾、步骘、朱然等人。
  30. 吕岱等曰: - 吕岱等人回应说。
  31. 何者?夫惟圣人能无过行,明者能自见耳 - 为什么呢?只有圣人能够没有错误的行为和决策,聪明的人也能看到自己的不足。
  32. 人之举措,何能悉中 - 人的举措怎么能完全正确呢?
  33. 独当己有伤拒众意,忽不自觉 - 独自面对自己的错误和伤害,却无法察觉到众人的意见。
  34. 故诸君有嫌难耳 - 因此你们感到有所顾虑和困难。
  35. 不尔,何缘乃至于此乎? - 如果不是这种情况,怎么会发生在这里呢?
  36. 自孤兴军五十年 - 我发动军队已经有五十年了。
  37. 所役赋凡百皆出于民 - 所有的赋税都是来自民众。
  38. 天下之未定,孽类犹存 - 天下尚未安定,仍然有一些叛逆的存在。
  39. 士民勤苦,诚所贯知 - 士人和民众都非常勤劳辛苦,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40. 然劳百姓,事不得已耳 - 因为必须劳烦百姓,所以是出于不得已。
  41. 与诸君从事,自少至长 - 和各位一起工作,从年轻到成年。
  42. 发有二色 - 他的行为有两面性。
  43. 谓表里足以明露 - 认为内外都能显露出来,表明清楚。
  44. 公私分计,足用相保 - 公私之间的计算,足够保证彼此的安全。
  45. 尽言直谏,所望诸君 - 希望你们能够坦诚地提出建议和批评。
  46. 孤兴军五十年 - 我发动军队已经有五十年了。
  47. 所役赋凡百皆出于民 - 所有的赋税都是来自民众。
  48. 天下未定,孽类犹存 - 天下还没有平定,还有叛逆存在。
  49. 士民勤苦 - 士人和民众都非常勤劳辛苦。
  50. 自布衣韦带 - 从平民到官员的转变。
  51. 相与交结 - 互相结交。
  52. 分成好合 - 形成友好的关系。
  53. 尚污垢不异 - 和他们在一起并不感到羞耻或尴尬。
  54. 今日诸君与孤从事 - 今天你们和我合作共事。
  55. 虽君臣义存,犹谓骨肉不复是过 - 虽然君臣关系仍然存在,但我仍然觉得我们像亲人一样,不应该再有任何过错。
  56. 荣福喜戚,相与共之 - 共同分享荣耀、幸福和忧愁。
  57. 忠不匿情 - 忠诚不会隐瞒真实情感。
  58. 智无遗计 - 智慧不会遗漏任何想法。
  59. 事统是非 - 事务都符合是非标准。
  60. 岂得从容而已哉?同船济水 - 我们一同乘坐船只渡河,谁能与我同行?
  61. 齐桓诸侯之霸者耳 - 齐桓公是当时的霸主之一。
  62. 有善管子未尝不叹 - 如果有好的管仲,我都会感叹不已。
  63. 有过未尝不谏 - 如果有过错,我都会劝谏。
  64. 谏而不得,终谏不止 - 即使劝谏没有得到回应,也会坚持不断地劝谏。
  65. 不知齐桓良优 - 不知道齐桓公是多么优秀。
  66. 未知管子何如耳 - 不了解管仲的能力如何。
  67. 久不相见,因事当笑 - 我们长时间没有见面,现在因为一些事务相聚,应当欢笑。
  68. 共定大业整齐天下 - 共同确定伟大的事业和统一的天下。
  69. 当复有谁?凡百事要所当损益 - 还有什么人?所有事情都需要进行增减或改变。
  70. 乐闻异计匡所不逮 - 我乐于听到不同的观点和策略来帮助解决我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