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春二月,丞相陆逊卒。夏,雷霆犯宫门柱,又击南津大桥楹。茶陵县鸿水溢出,流漂居民二百余家。秋七月,将军马茂等图逆,夷三族。八月,大赦。遣校尉陈勋将屯田及作士三万人凿句容中道,自小其至云阳西城,通会市,作邸阁。
九年春二月,车骑将军朱然征魏柤中,斩获千余。夏四月,武昌言甘露降。秋九月,以骠骑步骘为丞相,车骑朱然为左大司马,卫将军全琮为右大司马,镇南吕岱为上大将军,威北将军诺葛恪为大将军。
十年春正月,右大司马全琮卒。二月,权适南宫。三月,改作太初宫,诸将及州郡皆义作。夏五月,丞相步骘卒。冬十月,赦死罪。
十一年春正月,朱然城江陵。二月,地仍震。三月,宫成。夏四月,雨雹,云阳言黄龙见。五月,鄱阳言白虎仁。诏曰:“古者圣王积行累善,修身行道,以有天下。故符瑞应之,所以表德也。朕以不明,何以臻兹?《书》云‘虽休勿休’,公卿百司,其勉修所职,以匡不逮。”
解析:
- 八年春二月,丞相陆逊卒。
- 诗句与译文: “八年春二月,丞相陆逊卒。” 这句话描述了孙权在八年春季的二月去世了丞相陆逊。
- 夏,雷霆犯宫门柱,又击南津大桥楹。茶陵县鸿水溢出,流漂居民二百余家。
- 诗句与译文: “夏,雷霆犯宫门柱,又击南津大桥楹。茶陵县鸿水溢出,流漂居民二百余家。” 描述了夏季时雷电袭击了宫殿的门柱和南津大桥的建筑,同时茶陵县发生洪水,导致超过二百户居民受灾。
- 秋七月,将军马茂等图逆,夷三族。八月,大赦。遣校尉陈勋将屯田及作士三万人凿句容中道,自小其至云阳西城,通会市,作邸阁。
- 诗句与译文: “秋七月,将军马茂等图逆,夷三族。八月,大赦。遣校尉陈勋将屯田及作士三万人凿句容中道,自小其至云阳西城,通会市,作邸阁。” 描述了秋季时,将军马茂等人策划叛乱,被夷为三族,但到了八月时,孙权发布了大赦令,并派遣校尉陈勋带领三万屯田士兵挖掘句容中的中道,从一个小地点一直修到云阳西城,建设了一个集市和仓库,以方便货物交易和储藏。
- 九年春二月,车骑将军朱然征魏柤中,斩获千余。夏四月,武昌言甘露降。秋九月,以骠骑步骘为丞相,车骑朱然为左大司马,卫将军全琮为右大司马,镇南吕岱为上大将军,威北将军诺葛恪为大将军。
- 诗句与译文: “九年春二月,车骑将军朱然征魏柤中,斩获千余。夏四月,武昌言甘露降。秋九月,以骠骑步骘为丞相,车骑朱然为左大司马,卫将军全琮为右大司马,镇南吕岱为上大将军,威北将军诺葛恪为大将军。” 描述了九年春季,车骑将军朱然率军征讨魏国的柤中地区,取得了一千多人的战果。夏季四月,武昌地区出现甘露降临的现象。秋季九月,任命骠骑将军步骘为丞相,车骑将军朱然为左大司马,卫将军全琮为右大司马,镇南将军吕岱为上大将军,威北将军诺葛恪为大将军。
- 十年春正月,右大司马全琮卒。二月,权适南宫。三月,改作太初宫,诸将及州郡皆义作。夏五月,丞相步骘卒。冬十月,赦死罪。
- 诗句与译文: “十年春正月,右大司马全琮卒。二月,权适南宫。三月,改作太初宫,诸将及州郡皆义作。夏五月,丞相步骘卒。冬十月,赦死罪。” 描述了十年春季,右大司马全琮去世。二月时,孙权前往南宫居住。三月时,改建太初宫,所有将领和州郡官员都自愿捐献材料进行修复。夏季五月,丞相步骘去世。冬季十月,对死刑罪犯进行了赦免。
- 十一年春正月,朱然城江陵。二月,地仍震。三月,宫成。夏四月,雨雹,云阳言黄龙见。五月,鄱阳言白虎仁。诏曰:“古者圣王积行累善,修身行道,以有天下。故符瑞应之,所以表德也。朕以不明,何以臻兹?《书》云‘虽休勿休’,公卿百司,其勉修所职,以匡不逮。”
- 诗句与译文: “十一年春正月,朱然城江陵。二月,地仍震。三月,宫成。夏四月,雨雹,云阳言黄龙见。五月,鄱阳言白虎仁。诏曰:“古者圣王积行累善,修身行道,以有天下。故符瑞应之,所以表德也。朕以不明,何以臻兹?《书》云‘虽休勿休’,公卿百司,其勉修所职,以匡不逮。” 描述了十一年初春,朱然开始在江陵建造城墙。二月时,该地区仍然发生地震。三月时,宫殿完工。夏季四月时,发生了冰雹天气。云阳地区出现了黄龙的出现。五月时,鄱阳县报告白虎出现吉祥征兆。皇帝下诏书说:“古代圣明的君王通过积累美德和善举来治理国家,以此拥有天下。因此吉祥的征兆如符瑞出现,是用来表彰他的德行。我因为见识不够广博,怎能达到这个地步呢?《尚书》上说‘虽然已经停止追求,但也不能停歇’。所有的公卿百官,应当勉励自己的职责,帮助那些德行不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