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亮,字子明,权少子也。权春秋高,而亮最少,故尤留意。姊全公主常谮太子和子母,心自不安。因倚权意,欲豫自结,数称述全尚女,劝为亮纳。赤乌十三年,和废,权遂立亮为太子,以全氏为妃。

太元元年夏,亮母潘氏立为皇后。冬,权寝疾,征大将军诸葛恪为太子太傅,会稽太守滕胤为太常,并受诏辅太子。明年四月,权薨,太子即尊号。大赦,改元。是岁,于魏嘉平四年也。

闰月,以恪为帝太傅,胤为卫将军领尚书事,上大将军吕岱为大司马,诸文武在位皆近爵班赏,冗官加等。冬十月,太傅恪率军遏巢湖,城东兴。使将军全端守西城,都尉留略守东城。十二月朔丙申,大风雷电,魏使将军诸葛诞、胡遵等步骑七万围东兴。

将军王昶攻南郡,毋丘俭向武昌。甲寅,恪以大兵赴敌。戊午,兵及东兴,交战,大破魏军,杀将军韩综、桓嘉等。是月,雷雨,天灾武昌端门。改作端门,又灾内殿。

诗句:孙亮,字子明,权少子也。权春秋高,而亮最少,故尤留意。

译文:孙亮,字子明,是孙权的小儿子。孙权年纪已经很大了,但是孙亮年纪最小,因此孙权对他特别关注。

关键词解释:

  • 孙亮:字子明,为吴国君主孙权的小儿子。
  • 权:孙亮的父亲,吴国的创立者和君主。
  • 少子:指在众多儿子中年纪最小的儿子。
  • 尤留意:孙权对孙亮的特别关注和照顾。
  • 姊全公主:孙亮的姐姐,全尚的女儿。
  • 劝为亮纳:全尚劝说孙权将女儿嫁给孙亮,作为政治联姻。
  • 赤乌十三年:三国时期吴国的一个年份。
  • 诸葛恪:当时担任大将军的职位。
  • 滕胤:当时担任太常的职位。
  • 雷雨:指孙亮即位后发生的自然灾害。

赏析:
《三国志》中的《吴书·三嗣主传》是记载孙权晚年及其子孙亮的政治历史的一部分。文章通过孙亮与其父孙权的关系,展示了孙权对年轻一代的关心与期望,以及孙亮在政治上的成长过程。文中描绘了孙权对孙亮的特别关注,以及这种关注如何转化为政治行动。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古代政治家族内部的复杂关系和权力斗争。同时,文章还反映了孙亮即位后的一系列事件,如他的母亲潘氏的地位上升和与魏的冲突,以及他对内政和外交政策的影响。此外,文章也揭示了孙亮个人品质和能力的展现,如他在军事和政治上的才能。整体上,这篇文章是对孙权及其后代在三国时期政治舞台上的一次全面回顾和评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