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泽字德润,会稽山阴人也。家世农夫,至泽好学,居贫无资,常为人佣书,以供纸笔,所写既毕,诵读亦遍。追师论讲,究览群籍,兼通历数,由是显名。察孝廉,除钱唐长,迁郴令。孙权为骠骑将军,辟补西曹掾;及称尊号,以泽为尚书。嘉禾中,为中书令,加待中。赤乌五年,拜太子太傅,领中书如故。泽以经传文多,难得尽用,乃斟酌诸家,刊约《礼》文及诸注说以授二宫,为制行出入及见宾仪,又着《乾象历注》以正时日。每朝廷大议,经典所疑,辄谘访之。以儒学勤劳,封都乡侯。性谦恭笃慎,宫府小吏,呼召对问,皆为抗礼。人有非短,口未尝及,容貌似不足者,然所闻少穷。
权常问:“书传篇赋,何者为美?”释欲讽喻以明治乱,因对贾谊《过秦论》最善,权览读焉。初,以吕壹奸罪发闻,有司穷治,奏以大辟,或以为宜加焚裂,用彰元恶。权以访泽,泽曰:“盛明之世,不宜复有此刑。”权从之。又诸官司有所患疾,欲增重科防,以检御臣下,泽每曰:“宜依礼、律”,其和而有正,皆此类也。六年冬卒,权痛惜感悼,食不进者数日。泽州里先辈丹杨唐固亦修身积学,称为儒者,着《国语》、《公羊》、《毂梁传》注,讲授常数十人。权为吴王,拜固仪郎,自陆逊、张温、骆统等皆拜之。黄武四年尚书仆射,卒。
以下是对《三国志 · 吴书 · 张严程阚薛传》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 诗句及译文
- 诗句:阚泽字德润,会稽山阴人也。家世农夫,至泽好学,居贫无资,常为人佣书,以供纸笔,所写既毕,诵读亦遍。追师论讲,究览群籍,兼通历数,由是显名。察孝廉,除钱唐长,迁郴令。孙权为骠骑将军,辟补西曹掾;及称尊号,以泽为尚书。嘉禾中,为中书令,加待中。赤乌五年,拜太子太傅,领中书如故。
- 译文:阚泽字德润,会稽山阴人。阚泽出生在农家,但酷爱读书,虽然家贫无法承担学费,但他仍然通过给人抄书来赚取学费和纸张,写完后还不忘诵读学习。后来成为孝廉,担任过钱唐县县长、郴县县令等职位。孙权时期,他被任命为骠骑将军的西曹掾,后来升任尚书,并在嘉禾年间成为中书令。赤乌五年,他被任命为主事太子太傅,并兼任中书令。
- 关键词注释
- “会稽山阴”:指阚泽的家乡位于今天的浙江省绍兴市一带。
- “家世农夫”:描述阚泽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的情况。
- “好学”:表示阚泽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 “贫无资”:指家境贫寒而无足够的经济来源。
- “佣书”:意为做雇工或打杂的工作,用以补贴家用。
- “纸笔”:指的是书写时所用的笔墨纸张。
- “所写既毕,诵读亦遍”:描述了阚泽勤奋学习的情景,写完文章后还会反复诵读,以求深入理解。
- “察孝廉”:指的是察举孝子和廉吏的人才选拔制度。
- “钱唐长”:是指担任钱唐县县长的职务。
- “迁郴令”:指官职晋升到郴县县令。
- “孙权为骠骑将军”:指孙权担任骠骑将军的职位。
- “辟补西曹掾”:即被征召并任命为西曹掾。
- “及称尊号”:指孙权称帝建立吴国之后。
- “拜尚书”:授予他尚书的官职。
- “嘉禾中”:指东汉献帝刘协时期的嘉禾年。
- “中书令”:是指负责皇帝文书和诏令的高级官员。
- “赤乌五年”:即三国时期的吴赤乌五年。
- “拜太子太傅”:指任命他为太子的老师。
- “领中书”:同时兼任中书令的职责。
- 赏析
- 阚泽的一生体现了他对学习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执着追求。他的事迹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学问的重视和知识分子的价值。
- 阚泽在政治生涯中表现出了忠诚和廉洁的品质,这对于一个政治家来说是难能可贵的。他的政治生涯也反映了当时吴国的政局和社会状况。
- 阚泽的生平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知识分子生活的窗口,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力。
- 通过对阚泽生平事迹的回顾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以及这些观念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 阚泽的故事不仅是对他个人的颂扬,更是对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精神风貌的一种传承和弘扬。它激励着后人要不断追求知识和进步,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阚泽的生平事迹不仅展示了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和对知识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他的故事激励着后人要不断追求知识和进步,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