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下行穰,九人还示应决不?大都当任。县量宜其令□□因便任耳。立俟。王羲之白。

行穰帖:

足下行穰,

九人还示应决不?大都当任。

县量宜其令□□因便任耳。

立俟。王羲之白。

【赏析】

此帖系王羲之为尚书右丞郄鉴所写的一封信。信中他首先询问郗鉴对某事的看法,并说在郡县任职的人选问题应该由当地官员决定,但自己不便参与。最后他请求立即回复。从信中可以看出王羲之对政事十分认真、谨慎,也表现了他与朋友之间的亲切关系。

“足下行穰”,即指行穰县,是晋代会稽东部的一个县,今属浙江上虞。这里郗鉴把王羲之比作诸葛亮(孔明),意思是说王羲之是个有才干的人。诸葛亮是蜀汉的丞相,他辅佐刘备治理蜀地,使蜀国成为三国鼎立的大国之一。王羲之也是东晋的大书法家,他为官清正廉洁,勤政爱民,所以得到人们的敬重和称赞。“九人”即指当时担任行穰县的官吏共九人。“还示应决不”是说他们要回去请示县官,决定让谁去做这个职务。“示应决”就是征求意见的意思。“不”字在这里是虚词,相当于口语中的“吧”。

“大都当任”意思是说,应该让谁来担任这一职务呢?“当任”就是应当任命的官吏的意思。王羲之建议,县官应该根据各人的能力来任命,但他本人不便参与这件事。“县量宜其令□□因便任耳。”意思是说,县官应根据各人的能力来决定,而王羲之自己则不便过问这事。“□□”可能是某个人名或地名,也可能是“便”(顺)、“任”等字的错误写法。“因便任”就是根据情况而决定的意思。“耳”字在这里是助词,相当于口语中的“罢了”或“而已”。

“立俟”是等待的意思。这是王羲之写给郗鉴的信尾,表示他期待着对方的回音。这封信虽然只有短短几句话,但却充满了感情色彩和艺术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