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直言归,武侯解鞅。
子鱼司契,幼安独往。
神齐玄一,形寄为两。
苟体理分,动寂忘象。
仰味高风,载咏载想。(七章)
回驾蓬庐,独游偶影。
陵风行歌,肆目崇岭。
高丘隐天,长湖万顷。
可以垂纶,可以啸咏。
取诸匈怀,寄之匠郢。(八章)
诗句释义及赏析:
元直言归,武侯解鞅。
- 注释: “元直言归”,意即元直言其志向,准备回归。“武侯解鞅”,武侯指诸葛亮(孔明),此处可能比喻或指代诸葛亮解除军职,安心于蜀地的隐居生活。
-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元直回归故里,以及诸葛亮解除军职后安心归隐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子鱼司契,幼安独往。
- 注释: “子鱼”在这里可能是指人名或者别称,与下文“幼安”可能是同一人的不同称呼。“司契”,掌管契据文书。“幼安”可能指年轻的诸葛亮。
- 赏析: 此句描绘了年轻且有才能的诸葛亮独自远赴他乡,可能意味着他的远行是为了寻求更高的学问或实践。
神齐玄一,形寄为两。
- 注释: “神齐玄一”指的是精神与道合一的状态。“形寄为两”则是指身体虽然存在,但精神上已经超越了物质的存在,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
- 赏析: 这句话强调了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状态,表达了一种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升华境界的向往。
苟体理分,动寂忘象。
- 注释: “苟体理分”意即只要能够理解宇宙的根本道理并加以区分。“动寂忘象”则是指对于动静、生死等现象不再执着,达到一种超越的境界。
-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在哲学思考中对事物本质的理解以及对于生死等大问题的态度,表达了一种超脱和宁静的人生态度。
仰味高风,载咏载想。
- 注释: “仰味高风”意即仰望前辈的高风,表示对前辈风范的敬仰。“载咏载想”则是说不断地吟咏和想象,体现了对前辈的深切怀念和敬仰之情。
-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前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自身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
回驾蓬庐,独游偶影。
- 注释: “回驾蓬庐”指的是回到简陋的居所。“独游偶影”则是指独自一人在居所周围徘徊,偶尔投以影子。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回到简陋居所后的孤独与沉思,体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珍视和对自我内心的探索。
陵风行歌,肆目崇岭。
- 注释: “陵风行歌”意为迎着风歌唱行进。“肆目崇岭”则是指放眼望去,群山巍峨。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感受山水之美,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高丘隐天,长湖万顷。
- 注释: “高丘隐天”形容高山耸入云端,似乎与天空融为一体。“长湖万顷”则是指宽广的湖泊如同万顷之广阔。
- 赏析: 这句诗通过描绘高山和湖泊的景象来表达诗人对自然的壮丽景色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可以垂纶,可以啸咏。
- 注释: “垂纶”是古代的一种钓鱼方法,这里比喻有所成就或有所作为。“啸咏”则是指吟诗作乐,享受生活乐趣。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追求,即在自然中寻找灵感,享受生活的乐趣。
取诸匈怀,寄之匠郢。
- 注释: “取诸匈怀”意为从内心深处汲取灵感。“寄之匠郢”则是指将这种灵感寄托在作品中,使之得以传播。
- 赏析: 这句诗强调了诗人在创作中的灵感来源和个人情感的融入,表达了他对艺术作品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