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山天峙,辟立万丈。
兰薄晖崖,琼林激响。
哲人秀举,和璧夜朗。
凌霄矫翰,希风清往。(一章)
矫翰伊何,羽仪鲜洁。
清往伊何,自然挺彻。
易达外畅,聪鉴内察。
思乐寒权,披条映雪。(二章)
朱火炎上,渌水赴泉。
风以气积,冰由霜坚。
妙感无假,率应自然。
我虽异韵,及尔同玄。
如彼竹柏,厉飙俱鲜。(三章)
利交甘绝,仰违玄指。
君子淡亲,湛若澄水。
余与吾生,相忘隐机。
泰不期显,在悴通否。(四章)
人间诚难,通由达识。
才照经纶,能泯同异。
钝神幽疾,宜处无事。
遇物以器,各自得意。
长短任真,乃合其至。(五章)
畴昔宴游,缱绻髫乱。
或方童颜,或始角巾。
搴褐揽帔,濯素□吝。
壑无深流,丘无嚣仞。
今也华发,卑高殊韵。
形迹外乖,理畅内润。(六章)
【答谢安诗】
荆山天峙,辟立万丈。
兰薄晖崖,琼林激响。
哲人秀举,和璧夜朗。
凌霄矫翰,希风清往。(一章)
矫翰伊何,羽仪鲜洁。
清往伊何,自然挺彻。
易达外畅,聪鉴内察。
思乐寒权,披条映雪。(二章)
朱火炎上,渌水赴泉。
风以气积,冰由霜坚。
妙感无假,率应自然。
我虽异韵,及尔同玄。
如彼竹柏,厉飙俱鲜。(三章)
利交甘绝,仰违玄指。
君子淡亲,湛若澄水。
余与吾生,相忘隐机。
泰不期显,在悴通否。(四章)
人间诚难,通由达识。
才照经纶,能泯同异。
钝神幽疾,宜处无事。
遇物以器,各自得意。
长短任真,乃合其至。(五章)
畴昔宴游,缱绻髫乱。
或方童颜,或始角巾。
搴褐揽帔,濯素□吝。
壑无深流,丘无嚣仞。
今也华发,卑高殊韵。
形迹外乖,理畅内润。(六章)
【注释解读】:
- 荆山:指荆山的山峰,荆山位于今天的湖北省西部。
- 天峙:形容山高耸入云,如同屹立不动。
- 辟立万丈:意为山峰极高,巍峨挺拔。
- 兰薄:兰花的芬芳。
- 晖崖:阳光照耀着山崖。
- 和璧:比喻人才如玉般珍贵。
- 夜朗:夜晚明亮如同白日。
- 凌霄:指飞翔于天空之上。
- 矫翰:展翅飞翔。
- 希风:追随前人的风尚或榜样。
- 清往:清新脱俗。
- 外畅:外表开朗、豁达。
- 聪鉴:聪明智慧。
- 思乐:思念快乐。
- 朱火炎上:火焰红得似火。
- 渌水:清澈的水。
- 气积:积聚之气。
- 冰由霜坚:冰因霜而坚硬。
- 妙感:深刻的感受。
- 遇物以器:面对事物能够妥善处理。
- 长短任真:长短随心,顺其自然。
- 畴昔:以前,往日。
- 华发:头发花白。
- 形迹内润:内心深沉滋润。
【赏析】:
这首诗是向谢安表达敬意之作,通过描绘山峰、兰花、飞翔的翅膀等自然景物,表达了对谢安才华与人格的高度赞誉。首章赞美谢安如山之高耸,如兰之芬芳;二章赞其才学出众,品德高尚;三章则称赞他的人生态度和哲学观念;四章反映了谢安远离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状态;五章描述了他白发苍苍但仍精神矍铄的形象;六章则是对他人生境遇的感慨,以及对其为人处事的态度的评价。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谢安深深的敬意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