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可哀兮哀秋日之萧条。
火回景以西流。
天既清而气高。
壤含素霜。
山结玄霄。
月延路以增夜。
日迁行以收晖。
屏絺绤于笥匣。
纳纶缟以授衣。
秋可哀兮哀新物之陈芜。
绸筱朔以敛稀。
密叶槭以损疏。
雁擢翼于太清。
燕蟠形乎榛墟。
秋可哀兮良夜之遥长。
月翳翳以隐云。
星胧胧以投光。
映前轩之疏幌。
照后帷之闲房。
拊轻衾而不寐。
临虚槛而褰裳。
感时迈以兴思。
情怆怆以含伤。
秋可哀兮哀南亩之菜荒。
既采萧于大陆兮又刈兰乎崇冈。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的哀愁。每句诗都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和情感,下面逐句进行解析:

  • 秋可哀

  • “秋”:指秋天,一个萧瑟的季节。

  • “哀”:表达悲哀之情。

  • 秋可哀兮哀秋日之萧条

  • 描述了秋天的景象,萧条、凄凉。

  • 火回景以西流

  • “火”:比喻夕阳或晚霞。

  • “景”:这里指的是夕阳。

  • “回”:形容太阳慢慢落下的样子。

  • “以西流”:太阳落向西边,暗示时间的流逝。

  • 天既清而气高

  • “天”:天空。

  • “既”:表示已经。

  • “清”:清澈。

  • “气高”:天气清爽,气候宜人。

  • 壤含素霜

  • “壤”:土地。

  • “含”:包含。

  • “素霜”:白色的霜。

  • 山结玄霄

  • “结”:形成。

  • “玄霄”:指云雾缭绕的山峰。

  • 月延路以增夜

  • “延”:延长。

  • “路”:道路。

  • “以”:表目的。

  • “增夜”:使夜晚变得更长。

  • 日迁行以收晖

  • “迁行”:移动,这里指太阳移动。

  • “收晖”:吸收光线,这里指夕阳西下。

  • 屏絺绤于笥匣

  • “絺绤”:粗布和细布,古代两种不同的衣物材料,这里泛指衣物。

  • “笥”:箱子。

  • “匣”:小盒子。

  • 纳纶缟以授衣

  • “纳”:接受。

  • “纶缟”:一种轻柔的丝绸面料。

  • “授衣”:给衣物加料。

  • 秋可哀兮哀新物之陈芜

  • “新物”:新近出现的事物。

  • “陈芜”:荒废、荒芜。

  • 绸筱朔以敛稀

  • “绸筱”:稀疏。

  • “朔”:北方,此处暗指秋天的北风。

  • “敛稀”:聚集、收敛。

  • 密叶槭以损疏

  • “密叶”:密集的树叶。

  • “槭”:一种树名,这里用作动词,意为砍伐。

  • “损疏”:减少树木的数量。

  • 雁擢翼于太清

  • “擢翼”:展开翅膀飞翔。

  • “太清”:高空,这里比喻秋天的天空。

  • 燕蟠形乎榛墟

  • “燕”:燕子。

  • “蟠”:盘旋。

  • “形乎榛墟”:在森林中盘旋飞翔。

  • 秋可哀兮良夜之遥长

  • “良夜”:美好的夜晚。

  • “遥长”:漫长。

  • 月翳翳以隐云

  • “翳翳”:微弱的月光。

  • “隐云”:月亮被云遮住。

  • 星胧胧以投光

  • “胧胧”:微弱的星光。

  • “投光”:投射光亮。

  • 映前轩之疏幌

  • “映”:照射、反射。

  • “前轩”:前面的窗户或门。

  • “疏幌”:稀疏的帷幕。

  • 照后帷之闲房

  • “照”:照耀。

  • “后帷”:后面的帷幔。

  • “闲房”:空荡荡的房间。

  • 拊轻衾而不寐

  • “拊”:拍手、抚慰。

  • “轻衾”:薄被。

  • “不寐”:不睡觉。

  • 临虚槛而褰裳

  • “临”:面对。

  • “虚槛”:空阔的栏杆。

  • “褰裳”:拉起衣服,表示起床的意思。

  • 感时迈以兴思

  • “迈”:行走,引申为思想活动。

  • “思”:思考、感慨。

  • 情怆怆以含伤

  • “怆怆”:悲伤,忧伤.

  • “含伤”:充满伤痛.

  • 秋可哀兮哀南亩之菜荒

  • “南亩”:南方的田地,这里指田野.

  • “菜荒”:蔬菜荒芜.

此诗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逝去的哀愁,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波动,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与情感表达能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