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曰归止,式扬好音。
言观河洲,有集于林。
思乐葛藟,薄采其蕈。
疾彼攸遂,乃孚惠心。
惠心既孚,有恪中馈。
敦此众斯,永锡嗣类。
载延窈窕,用和寤寐。
神之听之,胤祚来尔。

【注释】:

既曰归止:既然要归宿到那里。式扬:宣扬,传播。

言观河洲:说在河洲上观看。有集于林:有聚集的人。

思乐葛藟:思念快乐葛藤。薄采其蕈:采摘它的蕈。

疾彼攸遂:恨他们这样。乃孚惠心:就信任你的心。

惠心既孚:你的信任之心已经成立。

有恪中馈:你有谨慎的家务事。敦此众斯:使这些人都敦厚。

永锡嗣类:永远赐给你后代的人。

载延窈窕:可以延长你的美好。用和寤寐:使你睡眠安宁。

神之听之,胤祚来尔:神听信了,你后代的福运就会到来。

【赏析】:

这首诗是顾宪成赠给顾秉谦的一首诗。顾宪成(1547-1612),字叔时,号泾阳,无锡人,明代著名东林党人士,为官清廉,关心民生,提倡学术与文化,反对宦官专权,被劾下狱,死难。

这首诗是顾宪成赠给顾秉谦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顾秉谦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他的未来寄予了殷切的期望。

首句“既曰归止”表明了顾秉谦将要回到故乡;第二句“式扬好音”则表示希望顾秉谦能传扬美德。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顾秉谦的祝愿,希望他能以自己的言行影响他人,成为众人的楷模。

第三句“言观河洲,有集于林”,诗人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对顾秉谦的美好祝愿。这里所说的“观河洲”和“有集于林”,都是指顾秉谦将要回归故乡后的生活,也暗示了他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顾秉谦的深厚情谊,他希望顾秉谦能在故乡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第四句“思乐葛藟,薄采其蕈”。这句诗借用了《诗经》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顾秉谦的深深祝福。葛藟是一种植物,而“薄采其蕈”则是指采摘葛藤上的菌菇。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寓意着顾秉谦能够像葛藤一样坚韧不拔,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勇往直前。这不仅是对顾秉谦个人的祝福,也是对所有追求美好未来的人们的期许。

第五句“疾彼攸遂,乃孚惠心”,诗人进一步强调了他对于顾秉谦的信任。这里的“疾彼攸遂”是说那些追求成功的人应该警惕自己的步伐不能过于急躁,否则可能会失去方向。而“乃孚惠心”则是指顾秉谦应该保持一颗善良、宽容的心,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和支持。这是对顾秉谦为人处世之道的深刻指导。

第六句“惠心既孚,有恪中馈”,诗人再次强调了他的祝福。这里的“恪中馈”是说顾秉谦应该谨记家务事的重要性,作为一位丈夫和父亲,他不仅要在外担当重任,也要在家中承担起照顾家人的责任。这也是对顾秉谦作为家庭支柱的期望。

第七句“敦此众斯,永锡嗣类”,诗人希望顾秉谦能够以德服人,让身边的人都向他学习。这里的“众斯”是指身边的人,而“永锡嗣类”则是希望顾秉谦能够为后人树立榜样,传承家族的良好品质。这是对顾秉谦作为家族领袖的期望。

第八句“载延窈窕,用和寤寐”,诗人以优美的诗句表达了对顾秉谦的美好祝愿。这里的“窈窕”是指美好的状态,而“用和寤寐”则是希望顾秉谦能够拥有和谐安宁的夜晚。这是对顾秉谦生活幸福的祝愿,也反映了诗人对顾秉谦深深的关爱之情。

第九句“神之听之,胤祚来尔”,诗人用祈祷的方式表达了对顾秉谦的美好祝愿。这里的“神之听之”是指神灵听到了他的祈祷,而“胤祚来尔”则是希望顾秉谦的未来能够充满福运和荣耀。这是对顾秉谦未来成功的祈愿。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对顾秉谦的深深祝福和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