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矣怨路长,惄焉伤别促。
指途悲有馀,临觞欢不足。
我若西流水,子为东峙岳。
慷慨逝言感,徘徊居情育。
安得携手俱,契阔成騑服。

【注释】

于承明:即王僧孺,南朝梁文学家。弟士龙:于承明的哥哥。

行:行走,这里指旅途。

惄(pí):忧愁、哀伤的样子。

指途悲有馀:在路途上为离别之情而悲痛有余。

临觞(zhāng)欢不足:举起酒杯饮酒而内心感到欢乐不足,因为心中有所牵挂。觞:酒器。

子为东峙岳:你像东方的山一样矗立。峙岳,耸立的山。

慷慨逝言感:慷慨激昂地诉说离情而使人感动。

徘徊居情育:犹豫不决,心情不安定。

安得携手俱:怎么能和你手拉手一起走呢?

契阔成騑(yín)服:分别时依依不舍,难以分离。

騑(yín):古代一种轻便的车。

【赏析】

此诗写兄弟别离之情。前四句写兄弟二人的离别之痛;后八句写兄弟二人的相思之情。全篇写得缠绵悱恻,感人至深。

开头二句“行矣怨路长,惄焉伤别促”,写诗人离别时的愁苦与哀伤。行路漫漫,令人惆怅难遣,而兄弟即将分手,又使人悲伤不已。这两句是总写离别之情,既写出了兄弟二人因行路之长而发愁,又写出了他们因为要分手而感到悲伤。这种情感是作者在离别之时所发出的自然流露,也是对人生离别的一种普遍感慨。

接下来四句“指途悲有余,临觞欢不足”,则具体描写了诗人因离别而感到悲伤的情景。他走在旅途中,为离别之情而悲痛不已;举杯痛饮,但内心却感到欢乐不足。这种情感既是对人生离别的深刻体察,又是作者在离别之时的真实感受。

中间四句“我若西流水,子为东峙岳”,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离别之情。他把自己比作西边的流水,而把兄长比作东边的山。这样写既表现了兄弟二人的深厚情谊,又表达了诗人对兄长的崇敬之情。

最后六句“慷慨逝言感,徘徊居情育”,则具体描写了诗人在离别时的内心感受。他慷慨激昂地诉说着离别之情,却又犹豫不决,心情不安。这种情感既有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又有他对人生离别的深刻感悟。

这首诗以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兄弟之间的离别之情,既写出了兄弟二人的深厚情谊,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中离别的深深体会。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