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燕明礼顺,啜食序亲亲。
骨肉散不殊,昆弟岂他人。
本枝笃同庆,棠棣著先民。
于皇圣明后,天覆弘且仁。
隆礼崇亲戚,旁施协族姻。
式宴尽酣娱,饮御备羞珍。
和光既宣洽,上下同欢欣。
德教加四海,敦睦被无垠。
【注释】
晋宗:指晋代皇室。亲会歌:《诗经·周南·关雎》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后用为男女婚配的典实。族燕明礼顺,啜食序亲亲:指婚礼中男女双方以同姓相婚,先饮先尝,然后才由长辈主持合卺酒的仪式。骨肉:指兄妹。散不殊:指兄妹虽分散却感情深厚。昆弟:兄弟。岂他人:难道不是自己人吗?本枝:指同根之木和枝叶。笃:厚。同庆:共同庆祝。棠棣:即《诗经·小雅·常棣》,棠树和杜梨树,都是落叶乔木,叶子繁茂,果实可食,常用来比喻兄弟之情。着:显著、突出。于皇:语出《诗经·大雅·文王》。圣明后:英明贤德的君主,这里泛指贤明的君王。天覆弘且仁:上天恩泽广大,充满仁爱。《周易·说卦传》:“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乾坤。”弘且仁:广施仁德。隆礼崇亲戚,旁施协族姻:尊崇礼义,推崇亲戚,广泛地推行到亲属关系之中。式宴:隆重地设宴。尽酣:畅饮至醉。饮御:指皇帝御用之物。备羞珍:准备美味佳肴。和光:和睦融洽。宣洽:宣扬和畅。上下:指上位者和下位者。同欢欣:共同欢乐。德教:德行教化。加:施加于。四海:指四方各地。敦睦:敦厚和睦。被:遍及。【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所作,当时朝廷重视礼乐教化,王维作为朝廷中的一员,作此诗应是奉旨而作。全诗四联八句,前四句写新婚夫妇的喜庆场面,后四句写夫妻之间的恩爱,并抒发了作者对国家政治的关怀和期盼。
首联“族燕明礼顺,啜食序亲亲”,起笔就点出了“会”的主角——新妇,她身穿素衣,头戴凤冠,仪态万方,光彩照人,宛如一只燕子,飞入了新郎的怀抱。新娘子入洞房,新郎官喝交杯酒,这是古代婚礼中的两个重要环节。《诗经·周南·关雎》中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后来便成了男女婚配的典实。这里的“燕”,就是指新郎官喝交杯酒的情景。接着两句写新人的入席。新娘子端坐在席上,新郎官则依着长筵,两人并肩坐在一起,相互敬酒干杯。这中间的礼仪十分复杂,必须依照一定的规矩行事。所以,这两句诗实际上是在交代新婚夫妇如何入席的。
颔联“骨肉散不殊,昆弟岂他人”,意思是说,尽管新娘子嫁到了新郎家,但与新郎家的女子并无二般,她们仍然是一家人。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即使新娘子嫁到了新郎家里,但新娘子还是属于娘家的,她与娘家的姐妹们仍是姐妹关系。
颈联“本枝笃同庆,棠棣著先民”,意思是说,虽然新娘子嫁到了新郎家,但是新郎家的人与新娘子的父母却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这句诗是说,新郎家的子孙后代都与新娘子的父母有着血缘关系。
尾联“于皇圣明后,天覆弘且仁”,意思是指,伟大的君王啊!您多么英明和仁慈啊!这里的“圣明”指的是贤明的国君,“仁”则是仁爱的君王。这句诗是说,伟大的君王啊!您是多么的英明和仁慈啊!您施行仁义的政治,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真是仁德如天地般的覆盖万物,恩惠像江河一样的滋润一切。
这首诗描写了新婚夫妇的喜庆场面,表达了作者对贤明君主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