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寂君子坐,奕奕合众芳。
温声何穆穆,因风动馨香。
清言振东序,良时著西痒。
乃令丝竹音,列席无高唱。
悲意何慷慨,清歌正激扬。
长哀发华屋,四坐莫不伤。

【解析】

此题考核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时代背景作答。

“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 其十”出自《艺文类聚》,作者不详。

译文:

你坐在这里,君子气质非凡,众芳争艳。

温和的声音多么沉静,随风飘动,香气四溢。

言辞清亮,振奋东序之风,良时在西痒之地。

于是,丝竹之声,列席无高唱之音。

悲愤之情何等慷慨激昂,清歌声正激荡人心。

悲伤之意发自华屋之内,众人无不伤心。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时的深情厚意。全诗从友人入座开始,到起身告别结束。中间四句为过渡段,写友人临行前的情形,渲染气氛;后八句写送别的场景,抒写惜别之情。

起句“寂寂君子坐”,写友人入座时的情景。寂寂,寂静;君子,指有德之人。这里既形容室内的宁静,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心境,表现了与朋友相处的愉悦和内心的平静。接着写君子入座时,众芳争妍,芳香袭人。“奕奕合众芳”一句,是说君子入座时,周围芳菲满庭。这既是对友人入座时情景的具体描绘,又暗含着对友人的褒奖之意。因为君子是道德高尚的人,所以自然有众芳簇拥的盛景。颔联“温声何穆穆,因风动馨香”两句,写君子入座后,言谈温和,举止安详,使人感到亲切而愉快。“何穆穆”三字,既写出了君子言谈的平和,又点出了他的气质非凡。这两句中,还含有一种暗示,即朋友入座之后,自然会发出阵阵馨香,这馨香是君子所独有的。“因风动馨香”一句虽非直接抒情,却能见出君子的气度不凡。颈联“清言振东序,良时著西痒”两句,进一步刻画友人入座后的情形。清言,清雅的言谈;振,使……振作;东序、西痒,都是指美好的事物。意思是说,君子的言谈清雅,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到之处,处处洋溢着美好和谐的气氛。这一联,既写出了君子的风采,又暗含了诗人对朋友的赞美之意。末联“乃令丝竹音,列席无高唱”两句,写友人临行前的景象。丝竹音,指音乐声;高唱,高声歌唱。这句的意思是说,宴会上的音乐声非常悦耳,而君子却并不因此而高声歌唱,而是安安静静坐在那里,显得十分得体。这最后两句虽然写的只是宴席上的情形,但却是整个送别过程的高潮。它不仅表明了君子的谦恭,更表现了诗人自己对朋友的尊重和留恋之情。

全诗以“寂寂君子坐”开头,以“长哀发华屋”结尾,一扬一抑,跌宕起伏,结构完整紧凑,语言平实质朴,感情真挚感人。特别是尾联“长哀发华屋,四坐莫不伤”,既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恋惜别之情,也表现了朋友对诗人的深厚情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