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临曲池。仰头看春花。
杜鹃纬林啼。折杨柳。
双下俱徘徊。我与欢共取。
【注释】
月节:即元宵节。折杨柳歌十三首:相传东汉时有《折杨柳》歌,内容为“上马不捉鞭,反拗著马项。下马吹横笛,那人不起舞”,后遂以“折杨柳”代指歌舞宴乐之事。其三:诗中第三首。三月歌:即《子夜四时歌·春歌》。
【赏析】
此诗写春游赏景之趣。开头两句写泛舟临池,仰头看花。“泛舟”、“临池”,表明是春天的游乐;“仰头”、“看”,表明是观赏春色。“杜鹃”,即子规,又名杜宇,传说古蜀王望帝死后变成杜鹃鸟,啼鸣悲切,泣血沾襟,故后人有闻鹃起哀之说。
第三句写观花。“折杨柳”一句,点明题旨。杨柳依依,正是春光明媚之时,人们多喜欢到曲池边去游玩赏花。《折杨柳歌十三首》就是描写在曲池边欣赏春花、听歌奏乐的情景。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曲池景色的秀美,还暗示了作者对这美景的喜爱之情。
第四句写观花。“双双”指两只燕子,也比喻一对恋人。“徘徊”指徘徊不去。“我与欢共取”是说作者和恋人一同欣赏美景,享受着欢乐的生活。这句诗表达了男女双方相互依恋、共同享受美好生活的喜悦心情。
全诗以“折杨柳”为线索,通过描写春游赏景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