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始怀莲。何处觅同心。
俱生世尊前。折杨柳。
捻香散名花。志得长相取。
【注释】
芙蓉:指荷花,古人以芙蓉比喻美人。莲:莲花。
同心:即“连理枝”,古代传说中一种奇树,树枝交合生根,永不分离。此借指夫妻恩爱。
俱生世尊前:佛经上说,菩萨生于世间,先于一切众生得道成佛,故称“世尊”。
折杨柳:折柳赠别,是古代的一种风俗。
捻香散名花:捻取鲜花,以示祝福,也指赠送礼物。
志得长相取:意为心有所愿,必能如愿。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诗中通过描写荷花与莲花,表达出了作者对爱情的美好向往。
首句“芙蓉始怀莲”,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荷花与莲花相映的画面。这里的“芙蓉”与“莲花”均为植物之名,分别指荷叶和花。“始”字则表达了一种开始的情感,意味着新的开始。
接下来两句“何处觅同心”,则是在表达寻找爱情的困难。这里的“同心”指的是相爱的人,而“何处觅同心”则表示寻找一个真心相爱的人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然后第三句“俱生世尊前”,是对前面两句情感的进一步升华。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论是荷花还是莲花,它们都在佛祖面前诞生,都拥有相同的神圣地位。这既是对自然生命的赞美,也是对生命平等观念的强调。
第四句“折杨柳”与第五句“捻香散名花”,则是具体的动作描写。这里既包含了送别的含义,也包含了祝福的寓意。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中的一些词语和句子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如“芙蓉”、“莲花”代表了纯净的爱情和美好的人生;而“世尊前”则暗示了佛教信仰的力量和影响。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独特的风格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