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龙矫矫,遭天谴怒。
卷逃鳞甲,来遁于下。
志愿不得,与蛇同伍。
龙蛇俱行,周遍山野。
龙遭饥饿,蛇割腓股。
龙得升天,安厥房产。
蛇独抑摧,沈滞泥土。
仰天怨望,惆怅悲苦。
非乐龙伍,怪不盼顾。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有龙矫矫 - “龙”在这里指的是神话中的龙,”矫矫”表示其姿态挺拔、威武的样子。
  2. 遭天谴怒 - 指龙因为违反了某种规则而受到天的惩罚(可能是指触犯了某些规则或道德)。
  3. 卷逃鳞甲,来遁于下 - 描述龙在遭受惩罚后,用它的鳞片卷曲起来,隐藏起来,从高处逃走。
  4. 志愿不得,与蛇同伍 - 表达了龙虽然拥有尊贵的地位和能力,但却不能如愿以偿,不得不与普通的蛇类为伍。
  5. 龙蛇俱行,周遍山野 - 描绘了龙蛇两种生物共同行走的场景,强调了它们之间的和谐共存。
  6. 龙遭饥饿,蛇割腓股 - 这里描述了龙因为食物不足而陷入困境,而蛇则趁机攻击它,象征着弱者对强者的威胁。
  7. 龙得升天,安厥房产 - 龙最终得到了升天的机会,摆脱了地面的限制,获得了更高的地位。
  8. 蛇独抑摧,沈滞泥土 - 蛇虽然得到了短暂的成功,但最终因力量不支而失败,被埋在泥土之下。
  9. 仰天怨望,惆怅悲苦 - 描述了龙和蛇在遭遇不同命运时的不同心态:龙感到愤怒和不满,而蛇则感到悲伤和痛苦。
  10. 非乐龙伍,怪不盼顾 - 最后一句表达了对于龙和蛇不同命运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这种命运安排的不理解或不满。

译文:

  1. 有龙矫矫,遭天谴怒。
  2. 卷逃鳞甲,来遁于下。
  3. 志愿不得,与蛇同伍。
  4. 龙蛇俱行,周遍山野。
  5. 龙遭饥饿,蛇割腓股。
  6. 龙得升天,安厥房产。
  7. 蛇独抑摧,沈滞泥土。
  8. 仰天怨望,惆怅悲苦。
  9. 非乐龙伍,怪不盼顾。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龙和蛇的不同命运,传达了生命的无常和自然界的残酷。龙作为强大的存在,本应享有更高的地位和尊严,但它也承受着自然的惩罚。蛇虽弱小,却能获得暂时的成功。诗中还蕴含了对正义与邪恶、强者与弱者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对生命态度的反思。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一种对于世界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