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廙飞白,右军之亚。
王廙是东晋时期的大臣,他写的字很有名。 他的书法像王羲之一样飘逸,和王献之齐名。 王廙的字就像飞白一样,有王羲之的神韵。 右军就是王羲之,右军的书法很出名, 王廙的字也像右军一样,被大家传颂。
注释: 1. 时人为习主簿语:当时的人认为做官是学习的主干。 2. 徒三十年看儒书:白白地读了三十年的儒家经典。 3. 不如一诣习主簿:还不如去做一个主簿来学习实际的治理之道。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学习的深刻思考。他认为,仅仅依靠读经书,虽然看似博学多才,但实际上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通过做主簿这种实际工作,他才能真正学到如何治国理政,这才是他真正的学习目标。因此,他宁愿选择做主簿
诗句: 宗定伯卖鬼,得钱千五百。 译文: 宗定伯去集市上卖自己的鬼故事,结果得到了一千五百块银元。 注释: 干宝: 《搜神记》的作者,魏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宗定伯: 传说中的人物,以讲述鬼故事而闻名。集市: 古代的市场,人们在这里买卖各种商品。卖鬼故事: 宗定伯将自己的鬼故事卖给了市场里的商人,以此来换取银元。一千五百块银元: 宗定伯通过讲述鬼故事获得的银元数量。 赏析:
诗句:“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这句谚语意味着书籍经过多次传抄,可能会因为笔误或误解而导致错误的内容被记录下来。 译文:如果书写的文字经多人传阅,就可能变成错误的“鲁”字,或者变成错误的“帝”字。 赏析: 葛洪引谚中的这句话,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向人们传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文字记录的重要性和准确性问题。在古代社会,书籍是传递知识和文化的重要工具,但由于当时的书写技术有限
【注释】: 时人:当时的人们。 李始语:指唐玄宗李隆基,因年号“开元”而称其为李始语。 属太保:属意于做太子的太师。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六年(747)秋,诗人在长安应制时所作。当时唐玄宗已老迈,他欲以太平盛世来养老,于是命太子李亨继承帝位,自己则退居为太上皇,但李亨却迟迟不就国,因此,玄宗便让李亨去做太师,以便控制和监督太子,从而保证自己的统治。 全诗四句,前两句写玄宗对李亨的嘱托
【注释】 长安:这里指代东晋都城建康,即今南京市。 苻坚:即前秦主苻坚。 语:告谕。 欲得:要想得到。 必存:一定保全。 当举:必须举起。 烟:烟雾,比喻权势。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劝诫东晋王导的。公元383年,前秦大举进攻东晋,国力强大的前秦在淝水之战中惨败,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消息传到建康(今南京),王导十分高兴,认为前秦已经灭亡。因此,他对王敦、王导兄弟二人说
首先给出诗句:西州谚, 接着给出译文:敦煌的谚语, 然后是注释:西州即指唐朝时以西域文化为背景的敦煌地区。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敦煌地区特有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 这首诗通过描绘敦煌地区的文化特点,展示了当地的历史与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