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戎侵兮土地迁移。邦邑适于岐山。
烝民不忧兮谁者知。嗟嗟柰何兮予命遭斯。

【注释】

岐山:指周王朝发祥的岐山,在今陕西省扶风县东北。

狄人(狄戎):古代北方游牧民族,这里泛指入侵的外族。

土地迁移:即流民迁徙。

邦邑适于岐山:国都和诸侯的邑城都迁到岐山下。

烝民:百姓。

知:同“智”。

嗟嗟柰何:叹词。奈:无奈;何:怎么。

【赏析】

这首诗是《诗经》中的一首。诗中反映了西周时期由于外敌入侵造成的社会动乱,人民生活困苦的情景。《毛诗序》说:“周公东征,二年,朝于歧周,命毕公治岐之室。”这是对诗篇创作背景的解释。《毛诗序》认为这首诗是周武王伐纣灭商后,周公分封鲁国时的诗。但此说缺乏根据,不足为据。

全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分裂战乱的忧虑之情。诗歌开篇便描绘了当时国家的混乱形势:外有强敌侵扰,内部则百姓流离失所,国家一片萧条的景象。接着,诗人以感叹的语气,表达了对这种局面的无奈与焦虑。最后,诗歌以“嗟嗟柰何兮”作为结语,再次强调了自己的忧思与感慨,使整首诗的情感得以升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