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良朋,时惟李生。
拊翼岐蜀,翻飞上京。
明试以功,聿骏有声。
三载考绩,剖符建平。(一章)
惟彼建平,居江之濑。
明明在上,率下和会。
谁谓水深,曾不浮芥。
谁谓旷远,王道无外。(二章)
亦既受命,作式南蕃。
枢机之发,化流夷蛮。
多见阙殆,以慎尔愆。
无自立辟,而逾短垣。(三章)
龙爱同泉,凤恋共林。
之子云往,我劳弥深。
既有行李,以通其音。
南龟象齿,实将云心。(四章)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一章:赠李叔龙以尚书郎迁建平太守诗
注释:良朋,好的朋友或知己。尚书郎,官名,指李生被任命为尚书郎。岐、蜀,地名,分别指今天的陕西和四川一带。上京,指京城长安。明试以功,通过考核证明其功绩。聿骏有声,形容其名声显著。三载考绩,三年考核。剖符建平,授予官职为建平太守。
译文:我有一个好朋友,他是我的知己,名叫李生。我们一同飞越岐山和蜀地,来到了繁华的京城。经过考验,证明了他的功绩,名声显著。他已经在京城工作了三年,考核成绩优异。他被授予官职为建平太守。
第二章:惟彼建平,居江之濑。
注释:惟,希望;惟彼,意为“希望他是”。建平,郡名,现在的河南省方城县一带。江之濑,指的是河流中的急流险滩。
译文:我希望他能担任这个职位,因为他居住在长江边的险滩中。
第三章:明明在上,率下和会。
注释:明明,明亮的样子。在上,指朝廷或上级领导。率下和会,意思是带领下属和谐相处。
译文:他能够光明正大地面对上级领导,并带领下属和谐相处。
第四章:谁谓水深,曾不浮芥。
注释:谓,认为;水深,比喻困难;浮芥,小草,比喻微不足道的事情。
译文:谁说河水很深呢?其实小草都可以漂浮在上面。比喻不要轻视任何事物。
第五章:谁谓旷远,王道无外。(二章)
注释:旷远,辽阔遥远。王道,王者之道。无外,没有边界。
译文:谁说大道很遥远呢?它没有边界。
第六章:亦既受命,作式南蕃。
注释:受命,接受使命。式,准则或方法。南蕃,南方的藩属国或地方。
译文:你已经接受了使命,要成为南方藩属国的典范。
第七章:枢机之发,化流夷蛮。
注释:枢机,比喻关键所在;发,发动;流,传播;夷蛮,泛指少数民族。
译文:关键所在被发动起来时,它的教化就会流传到少数民族地区。
第八章:多见阙殆,以慎尔愆。(三章)
注释:阙殆,缺失或错误。慎,小心谨慎。尔,你。愆,过失。
译文:经常见到失误和错误,所以要谨慎对待你的过错。
第九章:无自立辟,而逾短垣。(三章)
注释:自立辟,擅自行动。逾,越过。垣,墙。
译文:不要擅自行动,也不要越过围墙。
第十章:龙爱同泉,凤恋共林。
注释:龙爱同泉,比喻志同道合。凤恋共林,比喻共同生活在一起。
译文:像龙一样喜欢和泉水在一起的伙伴,像凤凰一样热爱和树林里的伙伴们一起生活。
第十一章:之子云往,我劳弥深。
注释:之子,指他的儿子或朋友。云往,即云游四方。
译文:他的儿子四处云游,而我只能独自承受这份孤独。
第十二章:既有行李,以通其音。
注释:行李,这里指书信或消息。通其音,传达信息或问候。
译文:既然他有所来意或有重要事情联系,就应该用书信等方式传递信息或问候。
第十三章:南龟象齿,实将云心。(四章)
注释:南龟、象齿,都指珍贵的物品。云心,比喻深远的心思或真诚的感情。
译文:就像南方的乌龟和象牙那样珍贵,他的心意也像云一样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