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
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
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
驱车鼎门外,思见昭丘阳。
驰晖不可接,何况隔两乡?
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
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
寄言罻罗者,寥廓已高翔。
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
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
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
驱车鼎门外,思见昭丘阳。
驰晖不可接,何况隔两乡?
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
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
寄言罻罗者,寥廓已高翔。
解析与赏析:
- 第一句:“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 “大江流日夜”:长江水日夜不息地流淌。
- “客心悲未央”:旅人的心情悲伤不已,难以平息。
注释:“大江”象征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客心悲未央”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伤。
-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幅辽阔而深沉的景色,同时传达出诗人对旅途漫长和内心情感的无奈。
- 第二句:“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
- “徒念关山近”:只是思念着家乡的山川。
- “终知返路长”:最终意识到回家之路遥不可及。
注释:“关山”指代故乡,强调其遥远。
- 赏析: 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归途遥远的感慨。
- 第三句:“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
- “秋河曙耿耿”:秋日的河水在黎明时分显得分外清澈明亮。
- “寒渚夜苍苍”:冬夜的冷清和孤寂。
注释:“秋河”和“寒渚”都是自然景象,表现季节的变化和夜晚的宁静。
- 赏析: 此句通过季节变换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与感染力。
- 第四句:“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
- “引领见京室”:远望京城的建筑,充满期待和向往。
- “宫雉正相望”:京城的宏伟建筑在视野中清晰可见。
注释:“宫雉”指的是古代宫廷的高台建筑。
- 赏析: 表达了诗人对京城的向往以及渴望早日回到故土的情感。
- 第五句:“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
- “金波丽鳷鹊”:金色的波光映照着美丽的天鹅(比喻)。
- “玉绳低建章”:月亮的光辉照耀着宫殿,形成一种美轮美奂的景象。
注释:“鳷鹊”可能是指天鹅,象征着美好和纯洁。“建章”是汉代皇宫的名称。
- 赏析:此句用丰富的想象描绘了月光下的美景,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第六句:“驱车鼎门外,思见昭丘阳。”
- “驱车鼎门外”:形容驾车奔驰于宽阔的道路之上。
- “思见昭丘阳”:希望能到达那片明亮的地带——昭丘阳。
注释:“鼎门”、“昭丘阳”均是地名或传说中的地点,可能暗示着诗人心中的某个目标或梦想之地。
- 赏析:表达了诗人渴望达到目的地,实现某种愿望的决心和憧憬。
- 第七句:“驰晖不可接,何况隔两乡?”
- “驰晖”:疾驰的光辉,形容速度之快。
- “不可接”:无法触及,形容距离之远。
注释:“两乡”可能指两个方向的距离,表达了更远的地方。
- 赏析: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两地之间的距离之远,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 第八句:“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
- “风云有鸟路”:虽有风起云涌,但鸟儿依旧能找到飞行的路。
- “江汉限无梁”:即使江汉之间有桥梁,也无法阻隔心灵的距离。
注释:“江汉”泛指江河和汉江,是中国古代地理上的两条重要河流。
- 赏析:这句诗以自然景物为喻,展现了尽管困难重重,但依然要追求心中所爱的决心。
- 第九句:“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
- “常恐鹰隼击”:常担心鹰隼等猛禽会袭击。
- “时菊委严霜”:菊花在严霜中凋零。
注释:“鹰隼”通常代表威胁和危险,“严霜”则暗示了环境的恶劣和生命的脆弱。
- 赏析:此句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环境和人生境遇的忧虑与不安。
- 第十句:“寄言罻罗者,寥廓已高翔。”
- “寄言罻罗者”:向那些织网捕鸟的人表达我的心意。
- “寥廓已高翔”:我已飞得那么高远,无需再受这些束缚。
注释:“罻罗者”即捕鸟之人,这里指诗人对那些捕鸟人的讽刺和不满。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决心,同时透露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