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宗之夷凶静乱,大雪冤耻。去代邸而承基,迁唐郊而纂祀。反旧章于司隶,归馀风于正始。沉猜则方逞其欲,藏疾则自矜于己。天下之事没焉,诸侯之心摇矣。既而齐交北绝,秦患西起。况背关而怀楚,异端委而开吴。驱绿林之散卒,拒骊山之叛徒。营军梁溠,蒐乘巴渝。问诸淫昏之鬼,求诸厌劾之巫。荆门遭廪延之戮,夏首滥逵泉之诛。蔑因亲于教爱,忍和乐于弯弧。慨无谋于肉食,非所望于论都。未深思于五难,先自擅于二端。登阳城而避险,卧底柱而求安。既言多于忌刻,实志勇于刑残。但坐观于时变,本无情于急难。地为黑子,城犹弹丸。其怨则黩,其盟则寒。岂冤禽之能塞海,非愚叟之可移山。况以沴气朝浮,妖精夜殒。赤鸟则三朝夹日,苍云则七重围轸。亡吴之岁既穷,入郢之年斯尽。
诗句与译文
注释及赏析:这首诗是关于中宗时期的政治动荡。诗中描述了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和对外的战争,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混乱和政治不稳定。”中宗之夷凶静乱,大雪冤耻。去代邸而承基,迁唐郊而纂祀”描述了中宗皇帝平息内部的叛乱和战争,恢复国家的基础和祭祀活动。
注释及赏析:”反旧章于司隶,归馀风于正始” 表示推翻旧的法规,恢复古代的正道。”沉猜则方逞其欲,藏疾则自矜于己” 描绘了那些心怀阴谋的人,他们利用自己的权力满足个人的私欲,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自满的态度。
注释及赏析:”天下之事没焉,诸侯之心摇矣” 表达了天下的大事件都结束了,诸侯们也感到不安。这里的“诸侯”指的是各地的统治者或军阀。
注释及赏析:”齐交北绝,秦患西起” 描述了齐国和秦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可能涉及到领土争端或政治联盟的问题。
注释及赏析:”况背关而怀楚,异端委而开吴” 这里提到背离传统的楚国和东方的吴国,表明这些国家采取了不同的路线来应对外部的威胁或内部的问题。
注释及赏析:”驱绿林之散卒,拒骊山之叛徒” 描述了使用绿林好汉(反抗者)和骊山叛徒(忠于中央政权的人)来对抗敌人。
注释及赏析:”荆门遭廪延之戮,夏首滥逵泉之诛” 提到了两个地方因为反叛被处决的情况,暗示了这些地方的统治者对中央政权的不满。
注释及赏析:”蔑因亲于教爱,忍和乐于弯弧” 表达了对教育和亲情的漠视,以及对暴力和武力的容忍。
注释及赏析:”慨无谋于肉食,非所望于论都” 表达了对朝廷高层的失望,认为他们在决策时缺乏深思熟虑,只追求短期的利益。
注释及赏析:”地为黑子,城犹弹丸。其怨则黩,其盟则寒。岂冤禽之能塞海,非愚叟之可移山。况以沴气朝浮,妖精夜殒。赤鸟则三朝夹日,苍云则七重围轸” 描述了国家的地理位置像一颗弹珠一样脆弱,以及自然灾害和战争的影响。
总结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政治局势,反映了作者对于当时中国政治动荡和社会不稳定状态的深刻理解。通过对朝廷内外矛盾的分析,展示了不同势力之间的冲突和对抗,以及这种动荡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