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旌映溆浦,叠鼓拂沙洲。
桃花长新浪,竹箭下奔流。
塞云临远舰,胡风入阵楼。
剑拔蛟将出,骖惊鼋欲浮。
雁书终立效,燕相果封侯。
勿恨关河远,且宽边地愁。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具体的诗歌分析其意境、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

“连旌映溆浦,叠鼓拂沙洲。桃花长新浪,竹箭下奔流。”诗人从渡口开始描写,连旌映溆浦,指旌旗在河面上反射出的光彩,映照在溆浦的两岸。叠鼓拂沙洲,指战鼓声阵阵,激荡在沙洲上。“桃花长新浪,竹箭下奔流”的意思是说,桃花开得茂盛,像新月一样;而竹箭却飞驰而下,向下游急奔而去。这两句以景衬情,表现了诗人渡北河时的豪气与英姿。

“塞云临远舰,胡风入阵楼。”意为塞外的寒云逼近着远去的战船,胡地的狂风吹进军阵的高楼。这句写出了边关战事紧张的气氛。

“剑拔蛟将出,骖惊鼋欲浮。”是说剑已经抽出鞘来,准备作战;骖乘的马也受惊了,想要跳进水中逃生。这两句写战争的激烈。

“雁书终立效,燕相果封侯。”意思是说,书信传递到了远方,终于使国家恢复了和平;燕国的宰相最后被封为侯爵。这是对前文战事的总结,也是诗人对自己所做努力的肯定。

“勿恨关河远,且宽边地愁。”是说不要因为边关遥远而抱怨,应该放宽心中的忧虑。这是诗人对将士们的一种勉励。表达了诗人渴望平定叛乱、安定国家的强烈愿望。

【答案】

①这首诗写的是在渡口时所见的景象。②“连旌”、“叠鼓”是写渡口的景色,“桃花”、“竹箭”是写渡口附近的景物;③“塞云”“胡风”是写渡口所处的环境;④“剑拔”与“骖惊”是写渡口的战斗场面;⑤“雁书”与“燕相”是写战事的结果;⑥末二句是全诗主旨所在,表达诗人对将士们的期望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