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落桐,落桐早霜露。

燕至叶未抽,鸿来枝已素。

本出龙门山,长枝仰刺天。

上峰百丈绝,下趾万寻悬。

幽根已盘结,孤枝复危绝。

初不照光景,终年负霜雪。

自顾无羽仪,不愿生曲池。

芬芳本自乏,华实无可施。

匠者特留眄,王孙少见之。

分取孤生枿,徙置北堂陲。

宿茎抽晚干,新叶生故枝。

故枝虽辽远,新叶颇离离。

春风一朝至,荣华并如斯。

自惟良菲薄。君恩徒照灼。

顾已非嘉树。空用凭阿阁。

愿作清庙琴,为舞双玄鹤。

薜荔可为裳,文杏堪作梁。

勿言草木贱,徒照君末光。

末光不徒照,为君含噭咷。

阳柯绿水弦,阴枝苦寒调。

厚德非可任,敢不虚其心。

若逢阳春至,吐绿照清浔。

八咏诗·其四·霜来悲落桐

翻译:
悲秋的梧桐叶,早早就被早霜所打。
燕子飞来尚未展翅,大雁却已飞过枝头。
这棵梧桐树本就出自龙门山,长枝直冲云霄。
上峰百丈无人能攀,下枝万寻悬挂高空。
根部已经深深盘结,孤枝再次危绝。
初时不被阳光照耀,终年背负霜雪。
自顾无羽仪之美,不生在曲池中。
香气原本就不足,果实无法施展。
匠人特意留下欣赏,王孙们少见此木。
分取孤独的树枝,移至北堂边陲。
宿茎抽晚干,新叶生出旧枝。
故枝虽然辽远,新叶颇为稠密。
春风一旦来临,荣华都如此短暂。
自思自己良菲薄,君恩虽照灼。
但想我已非佳树,空用凭阿阁。
愿作清庙琴,为舞双玄鹤。
薜荔可当衣裳,文杏堪筑梁。
勿言草木贱,徒照君末光。
末光不徒照,为君含啼哭。
阳柯绿水弦,阴枝苦寒调。
厚德不可任,岂敢不谦虚心?
如逢阳春至,吐绿照清浔。

逐句解析与注释:

  1. 悲落桐
  • “悲”:哀伤、悲伤。
  • “落桐”:特指秋天落下的桐树叶子。
  • 结合诗句,表达了对秋天落叶的哀愁情绪。
  1. 燕至叶未抽,鸿来枝已素
  • “燕至”:燕子到来。
  • “叶未抽”:叶子还没有长出。
  • “鸿来”:大雁到来。
  • “枝已素”:树枝已经变得苍白。
  • 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燕子和大雁的到来增添了季节感。
  1. 本出龙门山,长枝仰刺天
  • “本出龙门山”:原是来自龙门山的一棵树。
  • “长枝仰刺天”:树枝很长,高高地向上生长。
  • 描述了树木的生长形态和向上的特性。
  1. 上峰百丈绝,下趾万寻悬
  • “上峰”:山上最高的部分。
  • “百丈绝”:非常高。
  • “下趾”:树下的根基处。
  • “万寻悬”:非常高。
  • 描绘了山峰和根部的相对位置,表现了树木的高度和根基的深度。
  1. 幽根已盘结,孤枝复危绝
  • “幽根”:深埋地下的根系。
  • “盘结”:盘绕纠结。
  • 描述了根系的生长方式和坚韧度。
  • “孤枝复危绝”:单独的枝条再次显得危险而孤立。
  • 强调了树木的独立和坚强。
  1. 初不照光景,终年负霜雪
  • “初”:开始。
  • “照光景”:照亮景象。
  • “负霜雪”:承担着霜和雪的重量。
  • 表达了树木无论在何时都是默默承受自然的力量。
  1. 自顾无羽仪,不愿生曲池
  • “自顾”:自我审视。
  • “无羽仪”:没有羽毛装饰。
  • “曲池”:弯曲的小水池。
  • 反映了树木不求外在华丽,只求内在品质的高洁。
  1. 芬芳本自乏,华实无可施
  • “芬芳”:香气。
  • “华实”:花朵和果实。
  • “乏”:缺乏。
  • 指出树木本身并不具备华丽的外表或丰富的果实,而是注重内在的品质。
  1. 匠者特留眄,王孙少见之
  • “匠者”:工匠。
  • “特留眄”:特别留神。
  • “王孙”:贵族子弟或王子。
  • 表达了工匠对这棵树的特殊关注和赞赏,而贵族们则很少见到这样自然美的树木。
  1. 分取孤生枿,徙置北堂陲
  • “分取”:分开获取。
  • “孤生枿”:独立的小枝。
  • “徙置”:移动放置。
  • “北堂陲”:北朝的边缘。
  • 描述了从树上取下一些独立的小枝,并将它们移植到北朝的边界。
  1. 宿茎抽晚干,新叶生故枝
  • “宿茎”“新叶”:分别指老茎和新生的叶子。
  • “抽晚干”,抽出晚干的茎条。
  • 描述了植物在晚秋季节抽条和新叶的生长。
  • 表达了树木在冬季依然保持着生机和活力。
  1. 故枝虽辽远,新叶颇离离
  • “故枝”:旧的枝条。
  • “新叶”:新的叶子。
  • “辽远”:遥远。
  • “离离”:稀疏的样子。
  • 虽然旧的枝条远离,但新叶的生长仍然显得有些稀疏。
  • 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1. 春风一朝至,荣华并如斯
  • “春风一朝至”:春天的风一旦来临。
  • “荣华”:繁荣和光彩。
  • 表达了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荣光灿烂的景象。
  • 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春天的美好。
  1. 自惟良菲薄,君恩徒照灼
  • “自惟”:自己考虑。
  • “良菲薄”:很普通。
  • “君恩”:君主的恩赐。
  • “徒照灼”:白白地照耀。
  • 反思自己的平凡和渺小,同时感激君主的恩赐和关怀。
  • 体现了谦逊和感恩之情。
  1. 顾已非嘉树,空用凭阿阁
  • “顾已”:回头看。
  • “非嘉树”:不是最好的树。
  • “空用”:白白地使用。
  • “凭阿阁”:倚靠高楼大厦。
  • 表达了对自己不是一棵优秀的树种的认识,同时也感叹自己无用武之地。
  • 反映了人生的无奈和感慨。
  1. 愿作清庙琴,为舞双玄鹤
  • “愿作”:愿意成为。
  • “清庙琴”:祭祀用的乐器。
  • “为舞”:作为舞蹈。
  • “双玄鹤”:两只黑色的鹤。
  • 表达了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祭祀时的乐器之一,为舞蹈伴奏,展现高雅的艺术境界。
  • 显示了对艺术和高雅生活的向往。
  1. 薜荔可为裳,文杏堪作梁
  • “薜荔”:一种植物,可以用来制作衣物。
  • “文杏”:另一种植物,可以用来做梁柱。
  • 表示希望利用这些植物来制作衣物或建筑材料,体现朴素和实用主义的生活态度。
  • 也反映了对自然环境的珍惜和利用。
  1. 勿言草木贱,徒照君末光
  • “勿言”:不要说。
  • “草木贱”:草木平常。
  • “徒照君末光”:只是照着你最后的光辉。
  • 表达了虽然草木平常,但它们的光照也能为他人带来温暖和光亮。
  • 体现了自然美的价值和意义,即使看似微不足道,也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
  1. 末光不徒照,为君含噭咷
  • “末光”“含噭咷”:最后的光芒和哭泣的声音。
  • 表示虽然最后的光芒可能只是短暂的,但它仍能带来情感上的共鸣和感动。
  • 体现了自然现象给人带来的情感触动和思考。
  • 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珍视,即使是最后的时刻也值得珍惜和纪念。
  1. 阳柯绿水弦,阴枝苦寒调
  • “阳柯”:阳光照耀的枝叶。
  • “绿水弦”:绿色如同流水般流淌的丝线。
  • “阴枝”:阴暗处的枝条。
  • “苦寒调”:寒冷的旋律。
  • 通过对比阳光下的枝叶和阴暗处的枝条,展现了自然界中不同的色彩和氛围以及它们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 表达了对于自然界不同景象的观察和感受,以及对大自然变化的敬畏和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