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谓息肩愿,一旦值明两。
并载游邺京。方舟泛河广。
绸缪清燕娱,寂寥梁栋响。
既作长夜饮。岂顾乘日养。
【其三 · 陈琳】
皇汉逢迍邅,天下遭氛慝。
董氏沦关西,袁家拥河北。
单民易周章,窘身就羁勒。
岂意事乖己,永怀恋故国。
相公实勤王,信能定蝥贼。
复睹东都辉,重见汉朝则。
馀生幸已多,矧乃值明德。
爱客不告疲,饮燕遗景刻。
夜听极星阑,朝游穷曛黑。
哀哇动梁埃,急觞荡幽默。
且尽一日娱,莫知古来惑。
【其四 · 徐幹】
伊昔家临淄,提携弄齐瑟。
置酒饮胶东,淹留憩高密。
此欢谓可终,外物始难毕。
摇荡箕濮情,穷年迫忧栗。
末途幸休明,栖集建薄质。
已免负薪苦,仍游椒兰室。
清论事究万,美话信非一。
诗句及译文
不谓息肩愿,一旦值明两。 并载游邺京。方舟泛河广。
绸缪清燕娱,寂寥梁栋响。 既作长夜饮,岂顾乘日养。
其三 陈琳
皇汉逢迍邅,天下遭氛慝。 董氏沦关西,袁家拥河北。单民易周章,窘身就羁勒。
岂意事乖己,永怀恋故国。 相公实勤王,信能定蝥贼。
复睹东都辉,重见汉朝则。 馀生幸已多,矧乃值明德。
爱客不告疲,饮燕遗景刻。 夜听极星阑,朝游穷曛黑。
哀哇动梁埃,急觞荡幽默。 且尽一日娱,莫知古来惑。
注释与赏析
这首诗是模拟魏太子《邺中集》的八首诗之一,由陈琳所作。在这首诗中,陈琳通过描绘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表达了一种忧虑和希望并存的情绪。下面是逐句的详细解释和分析。
第一首
不谓息肩愿,一旦值明两。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突然意识到可能无法安享晚年的无奈感。”不谓”即没有料到,”息肩”指安闲地休息,”愿”表示愿望。”一朝”暗示了时间突然的转变,”值”在这里有遭遇、碰到的意思。“明两”指明亮的两个太阳,比喻希望和绝望同时存在。
并载游邺京。 “并载”意味着一起前往或一起行动。“游邺京”表明诗人与友人一同游览京城。”方舟泛河广”描绘出一行人乘坐大船在宽阔的河流上航行的情景。
绸缪清燕娱,寂寥梁栋响。 这里的“绸缪”意味着精心准备或筹划,而“清燕娱”指的是轻松愉快地享受宴会。“寂寥梁栋响”形容宴会结束时空荡荡的房间回响,反映出宴会结束后的寂静和落寞。
既作长夜饮,岂顾乘日养。 “既作”即开始,“长夜饮”指长时间地饮酒庆祝。“岂顾”意为不顾及。“乘日养”中的“乘”可以理解为利用,“日养”则是指珍惜时间、及时享乐。整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及时享乐的态度。
第二首
皇汉逢迍邅,天下遭氛慝。 这里“皇汉”指的是汉朝,“迍邅”是困境的意思。“天下遭氛慝”意味着整个国家都在遭受灾难。“董氏沦关西,袁家拥河北。”描述了董卓和袁绍在关中和河北的势力范围,暗喻政治混乱。
单民易周章,窘身就羁勒。 这里的“单民”指平民,“易周章”意味着容易受到挫折或困扰。“窘身就羁勒”表明因为局势动荡,许多人被迫屈服于权力。
岂意事乖己?永怀恋旧国。 诗人感叹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一样,都遭遇到了不幸。这里的“事乖己”意味着事情违背了自己的意愿。“永怀恋故国”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眷恋。
相公实勤王,信能定蝥贼。 这里的“相公”指代朝廷大臣,“实勤王”意味着确实努力保卫国家。“定蝥贼”中的“定”指平定叛乱者,“蝥贼”指盗贼或敌对势力。
复睹东都辉,重见汉朝则。 “复睹”再次看到或经历,“东都”指洛阳城,古代的首都。“重见汉朝则”意味着重新见到了汉朝的光辉和秩序。
馀生幸已多,矧乃值明德。 这里的“幸已多”表示庆幸自己还有余生,“矧乃值明德”意思是更值得庆幸的是遇到了英明的君主。
爱客不告疲,饮燕遗景刻。 “爱客”指喜爱宾客,“爱”字在这里有珍惜的意思。“饮燕遗景刻”意味着饮酒时留连忘返,享受美景。
夜听极星阑,朝游穷曛黑。 这里的“听极星阑”指的是夜晚倾听星辰直到天边变暗,“穷曛黑”则是形容早晨在黑暗中行走。
哀哇动梁埃,急觞荡幽默。 这里的“哀哇”指哭泣的声音,“梁埃”可能指房屋的墙壁或尘埃。“急觞荡幽默”意味着急忙举杯畅饮,表达欢快的情绪。
第三首
伊昔家临淄,提携弄齐瑟。置酒饮胶东,淹留憩高密。 这里的“伊昔家临淄”中的“伊昔”表示从前,“家临淄”指的是齐国都城临淄。“提携弄齐瑟”中的“提携”意为手拉手,这里比喻亲密无间的友情。“置酒饮胶东”中的“胶东”是地名,可能指某个地方。“淹留憩高密”中的“高密”也是地名,可能指另一个地点。
此欢谓可终,外物始难毕。摇荡箕濮情,穷年迫忧栗。 这句中“摇荡”可能指情感波动不定,“箕濮情”中的箕和濮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这里可能用来形容内心的动荡不安。“穷年迫忧栗”中的“穷年”指整年,而“迫忧栗”表示持续的担忧和恐惧。
末途幸休明,栖集建薄质。已免负薪苦,仍游椒兰室。 这里的“末途”可能指的是晚年或结束的时刻,“休明”可能是指和平繁荣的时代。“栖集建薄质”中的“栖集”可能指隐居或者归隐,而“建薄质”可能是指建立某种地位或声望。“已免负薪苦”中的“已免”表示免除了负担,而“负薪苦”指劳作的艰辛。
第四首
其四·陈琳
伊昔家临淄,提携弄齐瑟。置酒饮胶东,淹留憩高密。 同第三首的开头部分,描述诗人年轻时和朋友一起在齐国都城的临淄和胶东度过的美好时光。
此欢谓可终,外物始难毕。摇荡箕濮情,穷年迫忧栗。 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到的焦虑。
末途幸修明,栖集建薄质。已免负薪苦,仍游椒兰室。 描述了诗人最终能够过上安逸的生活,远离劳作之苦,并在良好的环境中继续生活和娱乐。
总结
这首诗是陈琳模仿三国时期魏国太子《邺中集》的八首诗之一。通过对比和对照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以及个人情感的变化。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追求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