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烈山之洪绪,承火正之明光。立熙载于唐后,申赞事于周王。畴庸命而顺位,锡宝珪以彻疆。历尚代而平显,降中叶以繁昌。业服道而德徽,风行世而化扬。投前踪以永冀,省輶质以远伤。睽谋始于蓍蔡,违用舍于行藏。

庇常善之罔弃,凭曲成之不遗。昭在幽而偕煦,赏弥久而愈私。顾晚草之薄弱,仰青春之葳蕤。引蔓颖于松上,擢纤枝于兰逵。施隆贷而有渥,报涓尘而无期。欢太阶之休明,穆皇道之缉熙。

惟王建国,辨方定隅,内外既正,华夷有殊。惟昔《小雅》,逮于班书,戎蛮孔炽,是殛是诛。是以宣王用棘于猃狁,高帝方事于匈奴。然侵镐至泾,自塞及平。窥郊伺鄙(缺四字。)慕携王之矫虔,阶丧乱之末宁。窃强秦之三辅,陷隆周之两京。雄崤、渑以制险,据绕ニ而作扃。家永怀于故壤,国愿言于先茔。俟太平之旷期,属应运之圣明。坤寄通于四渎,乾假照于三辰。水润士以显比,火炎天而同人。惟上相之睿哲,当草昧而经纶。总九流以贞观,协五材(传注五才,从《艺文类聚》改)而平分。时来之机,悟先于介石,纳隍之诫,一援于生民。龟筮允臧,人鬼同情。顺天行诛,司典详刑。树牙选徒,秉钺抗ユ。弧矢罄楚孝之心智,戈棘单吴子之精灵。

【原诗】
撰征赋
系烈山之洪绪,承火正之明光。立熙载于唐后,申赞事于周王。畴庸命而顺位,锡宝珪以彻疆。历尚代而平显,降中叶以繁昌。业服道而德徽,风行世而化扬。投前踪以永冀,省輶质以远伤。睽谋始于蓍蔡,违用舍于行藏。
庇常善之罔弃,凭曲成之不遗。昭在幽而偕煦,赏弥久而愈私。顾晚草之薄弱,仰青春之葳蕤。引蔓颖于松上,擢纤枝于兰逵。施隆贷而有渥,报涓尘而无期。欢太阶之休明,穆皇道之缉熙。
惟王建国,辨方定隅,内外既正,华夷有殊。惟昔《小雅》,逮于班书,戎蛮孔炽,是殛是诛。是以宣王用棘于猃狁,高帝方事于匈奴。然侵镐至泾,自塞及平。窥郊伺鄙(缺四字。)慕携王之矫虔,阶丧乱之末宁。窃强秦之三辅,陷隆周之两京。雄崤、渑以制险,据绕ニ而作扃。家永怀于故壤,国愿言于先茔。俟太平之旷期,属应运之圣明。坤寄通于四渎,乾假照于三辰。水润士以显比,火炎天而同人。惟上相之睿哲,当草昧而经纶。总九流以贞观,协五材而平分。时来之机,悟先于介石,纳隍之诫,一援于生民。龟筮允臧,人鬼同情。顺天行诛,司典详刑。树牙选徒,秉钺抗翯。弧矢罄楚孝之心智,戈棘单吴子之精灵。
【注释】

  1. 撰:写作
  2. 系:连结
  3. 烈山:指泰山,古代帝王封禅的场所
  4. 承:接受
  5. 火正:掌管天文星象的人
  6. 熙载:繁荣的时期
  7. 唐后:唐代以后
  8. 申:陈述
  9. 畴庸命:赋予重任
  10. 顺位:顺应天命
  11. 锡:赐予
  12. 宝珪:玉制的圭,用于祭祀的礼器
  13. 历:经历
  14. 尚代:朝代
  15. 平显:平定显耀
  16. 业服:遵循正道
  17. 德徽:道德高尚
  18. 风行世:影响世人
  19. 投前踪:追随前人的脚步
  20. 省:减少
  21. 輶质:轻便的车辆,这里指使者
  22. 睽谋:违背谋略
  23. 庇:庇护
  24. 常善:经常善良的人
  25. 曲成:顺势成全他人
  26. 昭:照耀
  27. 幽:暗处
  28. 赏弥久而愈私:奖赏越持久越显得私人
  29. 顾:考虑
  30. 弱草之薄弱:幼草脆弱
  31. 青春之葳蕤:春天茂盛的草木
  32. 引:拉长
  33. 蔓颖:藤蔓上的花穗
  34. 纤枝:细长的枝条
  35. 施隆贷而有渥,报涓尘而无期:施行宽厚恩惠并有回报,但报答的恩情没有期限
  36. 欢:喜悦
  37. 太阶:指朝廷
  38. 穆皇道:指皇帝的治理之道
  39. 辨方定隅:辨别方位确定界限
  40. 内正:内部正直
  41. 华夷有殊:华夏与夷狄有区别
  42. 宣王:指唐太宗李世民
  43. 戎蛮孔炽:戎族部落非常强大
  44. 宣王用棘于猃狁:唐太宗曾派军队去攻打突厥
  45. 高帝方事于匈奴:刘邦曾派遣军队去征伐匈奴
  46. 侵镐至泾:侵犯镐京直到泾河一带
  47. 察鄙(缺四字):侦察边境
  48. 慕携王:敬慕和跟随君王
  49. 阶:继承
  50. 丧乱:动乱
  51. 窃:暗中打算或行动
  52. 强秦之三辅:指汉朝的三个辅佐力量
  53. 隆周之两京:指唐朝的两个都城
  54. 雄崤、渑以制险:崤山和渑池以制衡险要之地
  55. 绕ニ:指函谷关
  56. 家永怀于故壤:国家永远怀念故乡的土地
  57. 俟太平之旷期:等待和平安定的长久时期
  58. 坤寄通于四渎:乾坤寄托于四海河流
  59. 乾假照于三辰:太阳、月亮、北斗七星照耀着天地
  60. 树苗选徒:选拔士兵
  61. 秉钺抗锯:手握武器抵御敌人
  62. 弧矢罄楚孝之心智:弓箭射尽了楚国孝子的心志
  63. 故茔:墓地
  64. 时来之机:时机的到来
  65. 纳隍之诫:遵守谦让的戒律
  66. 辜筮允臧:卜筮结果确实吉祥
  67. 人鬼同情:人间和鬼神共感其情
  68. 顺天行诛:顺应天道而行诛杀
  69. 司典详刑:执法公正地执行刑法
  70. 树牙选徒:选拔士兵
  71. 弧矢罄:竭尽所有力量
  72. 戈棘单吴子之精灵:吴国的英勇精神与智慧
    【翻译】
    撰写这篇赋文,旨在表达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深祝愿。文章开篇即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理念的认同,认为国家应当秉持正义,尊重历史传统,并且重视人才的培养。接着,文中描述了国家的疆域和边疆情况,强调了内外政策的平衡与和谐。文章进一步指出了历史上不同朝代的兴衰更替,以及这些事件对国家的长远影响。作者通过回顾历史,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期待和信心。最后,作者总结了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并呼吁大家共同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