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冥子游巴山之岑,取竹于北阴。便娟高节,寂历无心,霜风色古,露染班深。每与龙钟之族,幽翳沈沈。文不自殊,质而见赏,蕴诸鸣凤之律,制以成龙之杖。枝条劲直,斌色滋,和轮人之不重,待羽客以相贻。青春欲暮,白云来迟,谋于长者,操以从之,执末而献,无因自持。诸庶虽甘,不可以倚;彼藜虽实,不可以美。未若处不材之间,当有用之始。鲁分以爵,汉锡以年。昔尚尔齿,今优我贤。书横机,玉尘筵,则函之以后,拂之以前。尔其摘芳林沼,行乐轩除,尊卑之垂悦,随上下之游纡。夫寄根江南,渺渺幽潭,传节大夏,悠悠广野,岂比夫接君堂上之履,为君座右之铭,而得与绮绅瑶,出芳房于蕙庭。
邛竹杖赋
沈冥子游巴山之岑,取竹于北阴。便娟高节,寂历无心,霜风色古,露染班深。每与龙钟之族,幽翳沈沈。文不自殊,质而见赏,蕴诸鸣凤之律,制以成龙之杖。枝条劲直,斌色滋,和轮人之不重,待羽客以相贻。青春欲暮,白云来迟,谋于长者,操以从之,执末而献,无因自持。诸庶虽甘,不可以倚;彼藜虽实,不可以美。未若处不材之间,当有用之始。鲁分以爵,汉锡以年。昔尚尔齿,今优我贤。书横机,玉尘筵,则函之以后,拂之以前。尔其摘芳林沼,行乐轩除,尊卑之垂悦,随上下之游纡。夫寄根江南,渺渺幽潭,传节大夏,悠悠广野,岂比夫接君堂上之履,为君座右之铭,而得与绮绅瑶,出芳房于蕙庭。
注释:
- 沈冥子:指作者自己。
- 游巴山之岑:在巴山的高峰上游玩。
- 取:取得、获得。
- 便娟:优美、柔美。
- 高节:高大挺拔的姿态。
- 寂历:寂静无声。
- 霜风:寒冷的风吹过时的景色。
- 露染班深:被露水打湿后颜色变得更加深沉。
- 龙钟:形容老人或体弱之人行动缓慢、迟缓的样子。
- 文不自殊:文章没有特殊之处,平凡普通。
- 质而见赏:质朴却得到赏识。
- 蕴诸鸣凤之律:蕴藏着凤凰般的音律。
- 制以成龙之杖:用成龙之杖来制作。
- 斌色滋:颜色更加鲜艳。
- 和轮人之不重:与车轮一样不重。
- 待羽客以相贻:等待有道之士来赠送。
- 青春欲暮:青春将尽的时候。
- 白云来迟:云彩还没有来得及到来。
- 谋于长者:向长辈征求意见。
- 操以从之:拿着它跟随长辈。
- 执末而献:拿着末端献给长辈。
- 无因自持:不能因此自我陶醉或者沾沾自喜。
- 诸庶:众人。
- 不可以倚:不可以依仗,意即不可以依赖。
- 彼藜虽实:那棵小藜虽然果实很多但很微小。
- 不可以美:不可以作为赞美的对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描述竹子的生长过程,寓意了人生应该像竹子一样,虽然外表看起来不起眼,但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价值。竹子虽然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但却能够坚韧不拔,不畏风雨,最终成为高大挺拔的栋梁之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传达了人生应该有追求和坚持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