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岳基旧宇,盘岭跨南京。
睿心重禅室,游驾陟层城。
金略徐既动,龙骖跃且鸣。
涂方后尘合,地迥前笳清。
逦迤因台榭,参差憩羽旌。
高随阆风极,势与元天并。
气歇连松远,云升秋野平。
徘徊临井邑,表里见淮瀛。
祈果尊常住,渴慧在无生。
暂留石山轨,欲知芳杜情。
鞠躬荷嘉庆,瞻道闻颂声。
这首诗是奉和昭明太子钟山讲解诗。下面是逐句释义:
嵩岳基旧宇,盘岭跨南京。
注释:在嵩山的基址上,有一座古老的宫殿。盘岭横跨南京城。
赏析:这是开篇点出钟山的地理位置,也表明了钟山与历史的紧密联系。”嵩岳基旧宇”描绘了钟山作为皇家建筑群的根基地位;”盘岭跨南京”则形象地描述了钟山与南京城的地理关系。睿心重禅室,游驾陟层城。
注释:皇帝(昭明太子)的心思重视佛教的寺院,他乘坐御车登上层层叠叠的钟山城。
赏析:这句表达了昭明太子对佛教寺院的重视,以及他对登高览景的喜爱。”睿心”一词表现了皇帝的智慧和远见。”游驾陟层城”则描绘了皇帝亲临钟山的情景,体现了皇权对钟山的尊崇。金略徐既动,龙骖跃且鸣。
注释:金色的光芒缓缓升起,龙形的车马仿佛从地下冲出,发出欢快的鸣叫。
注释:这里用龙来比喻皇帝的威仪与力量。
赏析:这句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把皇帝的威严和力量通过龙形车马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这种描述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体现了诗人对皇帝权力的敬仰之情。涂方后尘合,地迥前笳清。
注释:道路上尘土飞扬,远方传来悠扬的笳声,令人心旷神怡。
注释:这里用笳声象征宁静和祥和。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营造了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涂方后尘合”形象地描绘了道路两旁尘土飞扬的场景;”地迥前笳清”则表达了远处传来的笳声给人带来的愉悦感受。整体上,这些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逦迤因台榭,参差憩羽旌。
注释:蜿蜒曲折的道路因宫殿和亭台楼阁而变得平缓,参差不齐的地方可以停下休息时挥舞的羽毛旌旗。
注释:这句表达了宫殿和楼阁为道路带来舒缓之意,同时也突出了它们的宏伟壮丽,给人以美的享受。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优美的景色,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高随阆风极,势与元天并。
注释:高耸入云,仿佛到达了仙境的阆风之巅,其气势与天空相连。
注释:这句强调了钟山的高峻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崇敬之情。
赏析:通过对比,诗人强调了钟山的自然美景和其与天地相连的特点。这种描绘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也使得钟山的形象更加立体和生动。气歇连松远,云升秋野平。
注释:随着山势的升高,可以看到远处的松树被云雾环绕,云朵上升,覆盖了秋野。
注释:这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的变化,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和赞美。
赏析: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而神秘的世界之中。徘徊临井邑,表里见淮瀛。
注释:诗人站在高处回望四周,可以看到城镇的布局清晰可见,同时也能隐约看到淮河的广阔。
注释: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家乡风光的欣赏。
赏析:诗人通过观察周围的景物,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祈果尊常住,渴慧在无生。
注释:祈求果实的成熟,尊享永恒的安宁,渴求智慧永驻于生命之中。
注释: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永恒和平与智慧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赏析:通过祈祷和渴望,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探索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暂留石山轨,欲知芳杜情。
注释:短暂停留在石山的轨道上,想要了解那芬芳的花的情感。
注释: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旅途中所见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文情感的敏感和追求。
赏析:诗人通过短暂的停留和观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